本网讯(记者团 刘琴 李雨萌)“罗汉松,别名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金钱松,分类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只要扫一扫牌子上的二维码,就知道眼前植物的“生辰八字”。3月12日,校园里的罗汉松、樱花、柚子树等52种植物的相关信息统统被生物知识普及协会“解锁”,并制作成H5展示,其中9种植物被挂上了实体展示牌。

“柑橘在求索广场第六个花坛旁20米左右;羽衣甘蓝在图书馆阶梯的左侧花坛中可见;合欢花于求索广场第六个花坛旁10米左右可见。”
在H5中,52种植物的学名、别名、分类、地点,植物的文化、特点、习性等均被分项列出。这52种植物除了比较常见的樱花、柚子树、桂花树、银杏外,还有平时叫不上名字的荷花木兰、美人蕉、红花酢浆草等。
据生物知识普及协会刘畅介绍,在展示之前,协会成员分工寻找和识别相应区域的植物,并及时交流,避免重复。“品种的确定主要是依靠《中国植物志》和一些如‘形色’这样辨认植物的APP。若遇到难处,我们会求助于专门研究植物的老师和学长。”
12日,该协会通过这些植物的有奖问答和亲身寻找等体验活动,来普及有关知识。此外,若本校学生有想要认识的植物,她们也会在下一期推出,直到“解锁”完校园里的所有植物,最后收集成册。
“有图又有介绍,我觉得非常棒!有些‘野花野草’原来只知道样子,不知道名字,有些只知道名字,不知道长什么样子。现在都清楚了。”2016级生物科学师范班学生胡梦璇说。2016级生物工程专业学生林志颖表示,自己是被熟悉感吸引的,“看到实景照片就很有代入感,通过亲自去寻找这些植物,我开始真正开始注意到它们。从求索广场走过的时候我就知道,哪个是合欢哪个是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