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学生消费维权调查:近六成学子维权意识淡薄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团 散泠逸 曹瑜洁 编辑:党宣 时间:2019-03-25 字号: 【大】 【中】 【小】

本网讯(记者团 散泠逸 曹瑜洁)随着网购、代购等新型购物方式的兴起,作假似乎变得更加容易。消费侵权现象层出不穷,维权变得紧急又必要。乘着“3.15”的热浪,湖北大学记者团以本校学生为对象,展开了消费者维权调查。

参与调查的122人中,在消费中有过被骗经历的人多达38.52%。其中,女生受骗次数更多,主要集中在购买服装、化妆品等生活用品上。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中,超过八成的参与者认为消费维权十分必要,但近六成的人并不会主动关注消费维权相关知识及信息。这充分说明我校学生维权意识淡薄,且维权行动有待落实。

图片来自网络

“不要被外表所迷惑”不光适用于人,商品也同样合适。2017级葡萄牙语专业的张谦曾在一台自动售卖机中看到名为“幸运盒子”的物品,贴士宣称打开盒子会有各式各样的好东西。当他花了30块钱兴冲冲地打开盒子时,却发现里面竟是一个劣质唇膏,让他连称被骗。

相对于张谦来说,2016级环境工程专业的黄小蕾幸运很多。她曾经通过淘宝直播链接购买了一支口红,到货后通过网上的口红真假对比指南发现问题。她的第一反应是找商家理论。卖家坚持说是正品,却未给出合理解释。黄小蕾只能给差评来“威胁”卖家,最终与淘宝客服协商后进行退货退款。

调查发现,商品价格不高不愿花时间与商家纠缠,商品能用不愿追究真假等是消费者放弃维权的主要原因。一些被采访者表示只要没有太大损失,并不想为了“一点小事”与商家周旋许久,给自己“找麻烦”。

专家表示,消费维权,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举足轻重。消费者需要做出更多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相关维权知识,受到欺骗时,可以采取拨打315热线、网络投诉、曝光等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可咨询律师。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