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趣味课堂】演话剧说评书 文院学子推陈出新讲《诗经》

来源:文学院 作者:通讯员 杨丹 编辑:鲜文涛 时间:2017-10-23 字号: 【大】 【中】 【小】

本网讯(通讯员 杨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世家。”横笛悠扬,诗歌吟唱,男女同行,结拜成双。《诗经》里的唯美意境,在文学院中文基地班古代汉语课上情景再现。10月19日晚7点,文学院中文基地班43位学生自己讲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古代汉语课,将《诗经》读出新意。

一个星期前,古代汉语教授金克中给中文基地班学生布置了一项新奇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讲解各自心目中的《诗经》。如何读懂《诗经》?如何将《诗经》讲出新意?中文基地班的学生用行动让人眼前一亮。

“在《诗经·国风》中的160篇诗作中,有52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此外还有许多以家庭婚姻为题材的诗歌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爱情的内容。”第一组学生集中演绎了《诗经》中的爱情,龚昊进行讲解,叶娜站在一旁吹奏横笛,翟友钢、宁淼则分饰男女主人公。第一幕中,两人不期而遇,互生情愫,引用《关雎》;第二幕中,两人相恋相依,引用《子衿》《木瓜》;第三幕两人相合,引用《桃夭》;第四幕两人相思,引用《君子于役》;最后一幕,男主人公战后归来,引用《采薇》。学生们将话剧与情景剧巧妙融合,使人身临其境,在感动中读懂诗歌意境。

其他小组的讲解也各具特色。第二组讲解《诗经》中的植物,包括葛、荇、荠、桃、桑等,对全班学生们进行了一番科普。第五组采用评书形式,将《齐风·南山》的背景故事——齐襄公与鲁恒公的渊源讲得清晰明理、绘声绘色。

学生们丰富想象和精彩演绎,使得原定的八组讲解只进行到第五组,剩下三组只得在下次课才开始他们的表演。

金克中表示:“年轻人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现《诗经》中的丰富内涵,并让人印象深刻,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新奇、现代的方式也可以作为教学的方式,课堂教育形式的创新也应当不断被提倡。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