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湖北大学召开“双一流”建设方案校友校董论坛,邀请参加资智回汉活动的30余名校友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校长赵凌云,副校长蒋涛、顾豪爽,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论坛由蒋涛主持。
学科建设:集中发展优势学科

“湖北大学有一批学科拥有非常好的基础,应该将这些学科做强做专。”物理系1981级校友、海南开维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黎明建议,淘汰老学科,建立一批贴近社会实际的新学科。

生物系89届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认为,要选择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集中资源优化配置。生物系78级校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先恩表示,“要找准重点学科迅速突进。”

学科建设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82级校友、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清和强调抓重点学科时,要投入大量资金,大步伐迅速发展起来。

刘昌胜将学科建设方法称为“外增资源”,即应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生物系77级校友、海亮教育管理集团总裁叶翠微说,湖北省政府支持省“双一流”高校建设,是我校发展的重大机遇,应大力争取湖北省委省政府的经费支持。
人才培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校友们重点关心的问题之一。

我校校董、中运富通控股集团董事长陈清认为,湖北大学校训“日思日睿,笃志笃行”就是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思”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志”是培养学生的恒志,即信仰与追求。同时也要加强与社会的互动,让学生所学内容更具落地性、应用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李黎明校友建议,要促进学生多学科交流学习,使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平台。

“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开发人才是湖北大学的目标。”中文系74级校友、北京警察学院教授、二级警监高峰认为,湖北大学学生具有适应性强、成才周期短、转型快等显著特点。总结PG电子上分技巧APP下载优秀校友成才经验,归纳他们成长成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软环境,让人才逐渐脱颖而出。

叶翠微将人才培养阶段拓展至学生高中时期,认为应以PG电子上分技巧APP下载为旗,在不同省市的高中建设生源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人才的活水源头。
人才培养一方面是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内部优秀教师的大力支持。刘昌胜建议“内设特区”,专门用于引进人才,如设置冠名教授,提供额外津贴,吸引人才及团队,大力促进人才队伍的团队发展。
罗清和说,要将科研人才的培养分为两方面进行,一是存量盘活,设置专项基金奖励教师研发出新成果;二是重在增量,大力引进优秀科研人才。
文化建设:增加师生凝聚力
叶翠微提出,湖北大学应凝聚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就是使命与追求精神,特别应团结中青年教师,团结人,凝聚人,温暖人,从而成就人。李黎明说,要提升教学硬件、教学环境,让学生、老师有自豪感、归属感。

生物系1984级校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杨剑建议,老师应打破局部利益,胸怀宽广,将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统一起来。
赵凌云感谢校友对湖北大学的支持与肯定。他说,校友有资金、有平台、有思想、有方向、有支持、有力量,“双一流”建设永远要依靠校友,校友永远是学校的一份子,校友的发展就是学校发展的一部分。湖北大学坚决不辜负校友的期望,学校有信心、有机遇、有规划、有方向、有紧迫感,力争构建支撑PG电子上分技巧APP下载建设百强高校、建设“双一流”的体制机制。赵凌云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将校友的建言献策及时采纳进学校规划之中;二是要常开征求意见会,吸取校友的智慧和力量;三是要发动学院,根据学科要求推进相关工作。利用资智回汉的契机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做好校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