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创”活动】创业梦想在这里起飞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编辑: 时间:2013-05-02 字号: 【大】 【中】 【小】

3月25日,已经三年没有回家的于义涛踏上了回家的列车。他是我校商学院金融系2011届毕业生,现任武汉鑫星铜冶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衣锦还乡”的他现年25岁,刚被评为“武昌区十佳创业明星”、“武汉市十佳创业人物”。

23岁的柯琦是国际教育学院2009级传媒专业的学生,是武汉新榕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CEO兼图书出版人。他的公司与长江出版社、北方联合出版集团等200多家出版社有合作,并签约了《第一生活》等杂志的广告代理。公司成立两年就出版了《创业武汉空中课堂》、《欲示江山东西晋》等十多本著作。

他是我校艺术学院2008届毕业生郭锐,湖北经视江涛等主持人在他的镜头下彰显魅力,万达万科等企业通过他拍摄的平面广告塑造形象、拓宽市场……他创立的武汉锐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去年营业额突破50万,今年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100万。

他们都是大学生创业大剧里夺目的角色。闪亮舞台的背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梦想起飞的地方——武汉沙PG电子上分技巧APP下载学生科技创业社区。

搭建共赢桥 播撒及时雨

武汉沙PG电子上分技巧APP下载学生科技创业社区是在武汉市科技局、武昌区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我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协调、推动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法律咨询、项目对接、经营管理培训等服务,并逐步探索出了将科研成果或技术专利项目和大学生创业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创业有效模式。

于义涛大学期间就有了比较丰富的创业经历。他建立的勤工俭学服务团队包揽了全校的纯净水配送工作,他参与创建的武汉星光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武汉君竹同路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正是他在创业过程中不怕吃苦、踏实认真的干劲给他带来了机遇。毕业之后,他就职于某药业集团,但创业的念想一直萦绕于他的心间。我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人对于义涛印象深刻,于是将他与正在寻找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原武汉冶炼厂退休工程师魏明星进行有效组合。魏明星拥有铜冶设备技术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号00114344.1),但苦于小厂经营,职工年事颇高,缺乏年轻的团队将技术发扬光大。经过资产公司的帮助,他们相互了解,双方一拍即合,开始了技术传承与革新的新征程。

毕业的郭锐和朋友合伙创业失败之后,在母校租了一住处,在这个他生活了四年的地方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新的人生出路。“那是我最困顿的时期,两个月都没有出门。”郭锐回忆,他找到当年的班主任,老师为他介绍了我校的创业社区。凭借多年的创业经验和已经成型的公司,他成为第一批入驻创业社区的学生。“漂泊的心安定了下来,也感觉身后有一股坚强的力量支撑我”,郭锐他将店面装饰一新,开始挂牌营业。

“保姆式”服务 “导师式”培训

“每一颗创业的热心,都需要细心呵护。就像幼雏破壳之前,需要温暖的环境,耐心孵化。”大学生创业社区的老师为蹒跚前行的创业团队提供了细致的帮扶,直到他们的步伐越迈越稳,越来越坚实。

在社区老师的指导下,于义涛组建了包含工艺设计、材料科学、经营管理等人员在内的团队,每个环节有了专门的负责人,运作模式便基本成型,接下来一个难题是厂房的选址。为了选择租金合理又适合生产的厂房,于义涛和创业社区的老师们没少花心思。“短短个把月,因为四处奔波我穿坏了几双地摊买的鞋。资产公司创业指导老师也亲自陪同我,与房东和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协商。老师出面使很多工作和手续办起来更加顺利。”新厂房条件简陋,他们只能自己充当水电工,铺设水管、联通电路。于义涛说:“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创业社区的指导老师经常跟我们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011年8月,武汉鑫星铜冶设备技术有限公司顺利注册,但是因为缺乏资金,公司运转遇到了困难。“直到2012年4月,工厂一直处在亏损状态,手里仅有的资金交完房租之后,我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创业社区为了缓解于义涛团队的资金压力,帮助他们成功申请到了武汉市科技局、武昌区科技局以及经信局等对大学生创业的资助项目,共计28万元。这笔资金使得公司重新运作起来,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该公司的技术和装备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并于2013年3月为印度尼西亚一华裔控股公司搭建了一条额定年产2400吨无水硫酸铜的生产线。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累计签下236.6万元订单。于义涛的团队也在不断壮大,为9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

据柯琦介绍,新榕公司成立之初,他跑了中南路、光谷等很多地方寻找合适的工作室,不仅要考虑交通因素还要权衡房屋租金,正焦头烂额的时候学校创业社区给他免费提供了工作室,一间位于琴园小区,一间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他的公司便在那落地生根。“从商业计划书的修改到公司工商注册,每一个细小琐碎的环节,创业社区的老师都给予了耐心的指导”,柯琦说,“创业要脚踏实地,能做到的可以不说,但是做不到的一定不要说。社区创业指导老师是这样跟我们说的,我现在深有体会。”

栽好梧桐凤自来

三位创业明星口中的沙PG电子上分技巧APP下载学生科技创业社区于2010年创办,位于四干道的琴园小区南侧,是学校改建的两层结构房屋。社区利用学校科技文化和人力资源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创业就业服务,至今已为创业团队提供15间工作室,成功帮助21个创业团队注册公司,提供或争取经费支持28万元,解决大学生就业100人次以上。现在共有十多个企业正在孵化。孵化成功,进入稳步发展阶段的企业将有机会进入位于武汉未来城的大学生科技园。

3月13日,该创业社区通过武汉市人力资源局预审,成为武昌区仅有的两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之一。“学生只要有科技、文化类的创业想法,向我们递交一份商业创业策划书,我们都会予以指导和帮助。”资产公司创业社区负责人说。

郭锐现在的摄影棚是在外租房,每个月租金近五千元。“学校的创业社区准备为我提供新的摄影场地,到时,我的公司将会整体迁过去。这不仅可以节省一些房租,还能有效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也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实习和兼职岗位,算是我对母校的回馈!”郭锐的眼里写满期待。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