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子视点】教学魅力决定课堂上座率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编辑: 时间:2013-03-19 字号: 【大】 【中】 【小】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曾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们口中常说的“名校”,必不是指该学校的楼有多高多漂亮,而是指该校有哪些“名师”任教,培养出了多少优秀毕业生。

在国内的大学课堂上,老师毫无疑问是在“唱主角”,所以说老师的魅力决定了课堂的上座率,也绝不是虚言。大学的课堂,每门课的上座率是“贫富不均”的杰出代表。有的老师美名远扬,节节课都高朋满座,好不热闹;而有的老师谨慎羞涩,低头走进教室后,放包、开电脑、插U盘、放PPT、念讲稿等动作一气呵成,讲台下虽然也是鸦雀无声,但学生们只怕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久而久之,课堂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也就不奇怪了。

对于老师来说,把学生留在课堂,保持较高上座率有两种方法,下策是“留人”,上策是“留心”。留人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办法是“点名”。由于“点名”常常与“平时成绩”挂钩,所以这招十分管用,拉回了不少在宿舍“昏睡百年”和“DOTA至死”的同学。但强扭的瓜毕竟不甜,被“点名”吓回课堂的这部分同学来到教室一样两眼无光,形同梦游。如果碰巧赶上天气不好又突然停电的时刻,相信老师们可以惊恐地发现教室后几排同学脸上正泛着手机屏幕反射的蓝白色幽光。

“留人”的方法治标不治本,而“留心”的方法则可谓是标本兼治。无论是在课堂上开办“新闻联播”,还是组织开展校园形象宣讲策划,或是在课前先演一出“英语话剧”暖场,这些都可谓是良苦用心的老师们将学生们的心留在课堂的妙招,比“点名”更药到病除。“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堂互动性”之类的话不应该只印在文件上,而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上述这些老师们对创新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能够在全院,甚至全校得到推广,那将是广大学生之福。

现如今,大学的主要消费群体是90后一代。作为讨厌墨守陈规、热衷于新鲜事物的他们来说,课堂更应该是接收新鲜知识、发挥个性才智的舞台。我们的老师们如果能针对这一点“对症下药”,用自己的博学多识折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用一些小创意、小活动让自己的课堂“亮起来”,那么这位老师无论是爷爷辈的知名学者,还是刚刚踏上讲台的博士姐姐,必定都能融入到学生中去,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支持。经年之后,或许老师们已经记不住当年从自己课堂中走出去的学生了,但因为一门让其受益终身的课程,学生们必定还记得当年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老师们。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