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打造党建品牌(十五):党员结对树旗帜 助困暖心促和谐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编辑: 时间:2012-12-03 字号: 【大】 【中】 【小】

党员结对树旗帜 助困暖心促和谐

——生命科学学院党建创新品牌项目“助困·暖心·和谐”活动纪实

“我很乐意与身边同学结对前行,这不仅是予人帮助,也是予己教益。一个对子,两个精彩,我感到快乐和充实。”这是生命科学学院一名学生党员在参与“结对帮扶”活动后的感受。

党员结对帮扶身边群众是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党建创新品牌项目——“助困·暖心·和谐”行动计划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在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下,各种形式的助困行动全面展开,真正实现了“党有号召,党员行动,全员参与,师生受益,学院和谐”。

手拉手,朋辈结伴行

在抓学生党建过程中,学院党委一直把关心帮助同学作为考察和考核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让学生党员在结对行动中亮身份、树旗帜、做贡献,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今年10月,学院新一轮的学生“结对”动员会召开,73名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加入结对帮扶行动。学院党委还给每名参与者专门制作了《“结对”记忆卡》,要求每名参与者把与帮扶对象的“结对点滴”记录下来。低年级学生党支部7名学生党员还与学校发规办、校友办联合党支部7名党员干部联合,配合推进“党员导航师”计划,与7名新生“结对”,以“2+1”的形式帮助大一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朋辈结伴行,双向均受益。通过“结对”行动,受助学生切身感受到身边党员的关心,“怎么与寝室同学相处?怎么熟悉武汉的气候?怎么尽快找到大学学习的节奏?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真的有些无所适从。一位学长给了我一些指点,让我逐渐有了方向感”。这是一名外地新生在新老生见面会上吐露的心声。2011级生物技术班预备党员陈颖林为了帮助同班两个男生学习英语,煞费脑筋为他们设计了“英语卡片学习法”,拟定了相应的学习方案,两位帮扶对象积极配合,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渐浓,成绩节节攀升。

“结对”行动产生了“蝴蝶效应”,让学院学风更加优良,许多网虫改变了以往通宵玩游戏的习惯,开始按时早睡早起,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坚持早起晨读的学生从一个对子,逐步发展成一个组、一个班、一个年级,集体晨读已经成为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院内考研气氛更加浓厚,2012届毕业生考研(含出国)录取率达到40.4%,2013届本科生报考研究生的比例近80%。

面对面,师生从游乐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师生一道,就是要有“从游之乐”,即“大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学院党员教师积极行动,主动帮扶学生,并带动其他教师促进全员育人。

今年,三个教工党支部与本科生大一到大三年级 “结对”,重点从专业思想、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指导。4月,蔡得田、杨艳燕等8名党员教授带头在学生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分别跟大一班级作了一堂专业导航讲座。

为提高本科生实验操作能力,不少党员教师带头吸纳学生进实验室,建立传、帮、带联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汤行春老师,他的实验室里时常活跃着10来名本科生,他在科研任务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始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学生,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还给予假期补助,资助学生。在他的指导下,1名学生独立完成“激素对烟草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细胞学研究”的课题,1名学生获省生物技能竞赛二等奖。

在帮扶学生考研就业方面,党员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教师刘凤想是一名资深班主任,他始终把学生的成功视为最大的快乐,不仅自己推荐学生就业,还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帮助了一大批学生成功考研和就业。在党员教师的带动下,学院教师关心学生考研、就业已形成一种良好风气,每年有约20%的毕业生在老师的直接帮助下成功考研和就业。2012年,学院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4.7%;学院教师积极鼓励和指导2013届毕业生参与“985”高校和知名中科院所夏令营,目前已有3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保送录取。

心连心,忘年交情深

帮扶困难离退休教师是对以往“党员暖心工程”内容上的拓展。学院党委十分关心老教师的晚年生活,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有利条件。

今年重阳节前后,15名学生党员冒雨探望5户离退休老师。这5户都是“空巢”老人,是需要特别关心的老教师,党员学生们有的为老师送去营养品,有的陪老师拉家常,有的为老人打扫卫生,有的借着机会向老师求教学习上的疑惑……“看着老师们开心,我们心中也是由衷的欢喜。”党员学生家志文如是说。目前,学院学生党员已经与老教师建立了固定的“结对”联系,不定期到老师家中开展力所能及的帮扶活动。

重视老年工作是学院党委的一项优良传统,学院每年专门召开重阳节座谈会,陪同老教师一起欢度佳节;上医院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师;拜访家庭困难、长期卧床、以及八十岁以上的教师……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伴随着“助困·暖心·和谐”行动计划的深入开展,学院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试点学院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果不断涌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申报工作稳步实施,国家与地方共建药物高通量筛选工程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酶分子规模化改造计算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获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8项,《国标一级优质超级杂交早稻两优287的选育与应用》先后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形式审查和网络评审,并获评为湖北高校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