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10月21日下午,第一届湖北大学生戏曲大赛决赛在我校小礼堂举行,来自省内各高校的大学生在这里比拼戏曲技艺。

此次大赛以“传承经典文化,唱响戏曲奇葩”为主题,由省文化厅、省教育厅主办,湖北大学、湖北地方戏曲高校传播中心承办。省文化厅副厅长严荣利、艺术处副处长田松,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姜贵君,省文明办协调处处长刘爱国和我校党委副书记邓长青等领导嘉宾观看了决赛。
据悉,大赛以戏曲表演及相关艺术形式举行,分为初赛(校内选拔)、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复赛阶段,专家评委们审看了 20所高校的69组选手所寄送的音像资料,遴选出25组选手参加决赛。他们中有学习音乐和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但更多的是一些业余爱好者。
比赛中,选手们或身着便装清唱选段,或穿上戏服粉墨登场。京剧《赵氏孤儿》、《捉放曹》、《贵妃醉酒》,越剧《山河恋•送信》、《血手印•花园会》,黄梅戏《天仙配》、《碧空秋燕》……一段段经典戏曲被选手们演绎得惟妙惟肖。还有两名选手分别演绎湖北的地方戏曲楚剧和汉剧。这些平常装扮时尚的“90后”,穿上戏服,“拱手”、“指掌”、“按掌”一个个动作有模有样,丝毫看不出紧张与生疏。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获得了一等奖,其余选手分获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我校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获得了最佳组织奖。

“真可谓是‘京风楚韵展风采,南腔北调竞风流’。”看完比赛,严荣利说,“今天的比赛为第一届湖北艺术节增添了绚丽光彩,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依然有着深厚的基础。”他指出,湖北有非常丰富的戏曲资源,希望广大青年学生为湖北戏曲发展作贡献,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也要建设和守护精神家园。所谓守护,就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所谓建设就是弘扬主旋律,建设当代文化成果。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优秀的当代文化建设成就。
邓长青在讲话中表示,戏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而高校又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高地,担负着培养优秀人才和接班人的重任。第一届湖北艺术节大学生戏曲比赛作为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的一个平台,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和繁荣非物质文化有着深远意义。近年来,湖北大学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文化素质锻炼和传统文化传承工作,鼓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参与,虚心学习,提高才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