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洋表哥”杨达才,最近因严重违纪被撤职,他之所以能被“挖”出来,是因为他在一场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面露笑容”,被人拍照上网,从而引发网友热议和搜索。搜索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身为国家干部的杨达才不仅拥有几十块来历不明的贵重名表和高档眼镜、黄金腰带,而且还发现家中藏有上千万的现金和存款。先不说领导干部戴豪华名表、抽天价香烟是否有损廉洁公正的形象,单说这高档消费里有多少是来自本人合法收入,就很值得可疑,难怪会引起网友的公愤和纪检监察部门的介入。于是又一个官员因贪污腐败“落马”。
表面上看,是网络监督的迅捷发展让官员稍有不慎,便处于舆论的峰口浪尖,其实分析起来,一方面由于当官具有相应的权力,一旦经受不住诱惑,拿权钱作交易,就容易产生贪污腐败;另一方面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日益完善,社会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舆论监督、民主监督和法纪监督不断升温,贪腐分子很难藏身,一旦被发现,便会身败名裂。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的“他律”固然必要,坚持良好作风、保持清风亮节的“自律”更显重要。因此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应该警钟长鸣!
近日,校党委向全校印发了《关于开展严肃查处干部作风粗暴、欺压群众、奢侈浪费等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主要是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密切学校党群、干群和师生关系,严肃查处干部作风粗暴、欺压群众、奢侈浪费等问题。文件列出了我校此项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将“着力解决奢侈浪费的问题”摆在要治理和解决的第一条。当然,这并不代表奢侈浪费现象在我校很突出,而是因为贪污腐败的绝大多数源头起于领导干部讲求奢侈、追求高消费的心理,以权力作交易满足一己之贪欲,完全忘记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和宗旨,以权谋私、奢侈浪费就会引起民众的不满,为党纪国法所不容。随着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防并举的反腐倡廉体制日益完善,以权谋私所付出的代价和人生成本越来越大,“当官的风险越来越高”,使得党员干部牢记时刻保持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自觉抵制奢侈浪费的不良行为。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一直是我校工作的重点,除了印发有关文件,执行上级部门交给的反腐倡廉任务,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定期检查有关工作外,学校每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参观监狱、观看反腐纪录片,开展廉政书画和征文活动等,将制度管理和警示教育相结合,有效地提醒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时刻具有“风险意识”,才能以大公无私之心,以清正廉洁之举,为人民群众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