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教授来我校作题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近况和思考”的专题报告。校领导刘建凡、鄢明明、刘星海,机关职能部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等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副校长杨鲜兰主持。
周洪宇在报告中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推进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并重点讲解了教育改革的难点热点及面临的攻坚难题。他指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在平稳有序推进,在现代学校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改革要切实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同时,周洪宇指出,教育改革具有长期性、时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改革的落脚点在于人,因此改革的难度也非常大。目前我国教育改革还处在“深水区”,新老问题交织,需要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决推进教育改革;要围绕改革重点,推进体制改革;要注重系统设计,加强改革研究;要注重上下结合,发挥各方作用;要把握改革节奏,积极有序推动;要营造改革氛围,形成改革合力。
“不改革没出路,晚改革更被动,乱改革会失误。”周洪宇强调,教育改革不能急躁,不能一蹴而就。可以考虑小步快走,步子虽然不大,但是总在走。小改革,往前走,总能让人看到希望,这种改革是正向改革,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改革共识,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周洪宇最后建议,在改革问题上,学者应该有“民间的立场、建设的态度、专业的视野”,而改革者应该有“热情、勇气、执著、理性和智慧”。
随后,周洪宇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教育公平、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思维品质、教育立法等问题作了解答。
杨鲜兰在总结中指出,周洪宇教授的报告视野开阔,资料翔实,观点分析深入独到。报告中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脉络的梳理,极富层次感、历史感,使我们深受教育、启迪与鼓舞。她希望广大师生能认真领悟报告会精神,在日常教学、工作、学习中怀抱强烈的责任感,努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奋力开创我校改革创新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周洪宇教授,现任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并兼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从事教育史、教育政策和教育现实问题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0多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