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乃立校之本,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是 2012年本科教学工作重点。各试点学院在教学改革中立足常规、严格过程、规范管理,同时注重探索和完善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创了本科教学改革百花齐放新局面。
商学院——继续发扬“教师重教,学生爱学”的教风学风
商学院作为我校规模最大的学院,改革试点期间,在广大师生的努力下,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学研究和本科教学工作方面,从学院领导班子到每个老师都比过去更加地投入;二是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三是在实践教学成果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反应和取得的成绩。
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商学院副院长张予川认为,在改革过程中,问题容易突出地表现出来,例如教学科研压力大,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短缺,有显示度的国家级教学研究成果有所欠缺,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数量偏少等,都需要加大力度解决。学院将想方设法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在学校支持下尽快落实学院各项奖励政策。通识教育学院的学生不久就要转到校本部学习,学院将制定好政策使同学们尽快地融入到专业学习中去,使他们在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优势的同时,更好地从通识教育过渡到专业教育。学院将继续发扬“教师重教,学生爱学”的教风学风,努力走在教学改革发展前列。
哲学学院——不断深化完善“导师制”
哲学学院最大特点是在学科建设中实行“导师制”。由于学院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与学生工作上缺乏经验,因此每名年轻教师,都会有一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来指导工作、传授经验。同时哲学学院学生人数较少,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很了解,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基本可以实现一位教师对应2-3名学生的导师制度。作为一个研究型学院,哲学学院在教学方面也极其注重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引用自己发表的科研论文,或与学生共同探讨课题,合作研究。
哲学学院副院长舒红跃表示,“‘导师制’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年轻教师的教学素养,更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使本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更高,让我院在改革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进展的更为顺利。”记者还了解到,下半年我校通识教育学院哲学专业学生将转回校本部,接受了一年通识教育的新生对专业学习的意识更加强烈,同时对学院教师的教学素质要求也更高。对此,舒红跃表示,“下半年的教学改革工作并不轻松,面对即将到来的2011级学生,我院将着重提高教师的学科素质和教学技能,谨遵学校改革大纲要求,努力坚持做好改革过程中的教学工作。”
历史文化学院——“四个到位”推进教学管理和创新
历史文化学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了科学完善的教学制度。学院全面落实“四个到位”,推进本科教学及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朱建贞介绍,“学院通过加大教学管理投入力度,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调动教、学、管三方积极性,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教学投入到位、管理到位、激励到位、监督到位。”
历史文化学院在学科改革方面的突出亮点是三个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即历史专业的史迹考察、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文化交流与考察、档案学专业的企业认知。应台湾淡江大学邀请,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的部分本科生参与了“两岸交流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研讨等活动。朱建贞介绍,“我们的学生与台湾学生开展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在交流期间,学生还参访了中国文化大学、淡江大学等高校,参加“两岸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学术研讨会,受到台湾高校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规划“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为工科类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教学方面的改革更着重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据记者了解,学院一直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规划,即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的参与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传统集中实习实践的形式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但如果采取分散实习实践的形式,学生人身安全问题和对学生实习实践的及时指导又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实践教学”的计划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今年学院成为改革试点学院后,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生产实习、毕业论文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计划,据材料学院副院长王国成介绍,“学院鼓励学生在就业单位完成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任务、考研的学生在企业或实验室完成研发或助研实习与毕业论文任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除负责学生论文外,还需负责其生产实习,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样既解决了实践教学计划中的难题,也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了优良条件。”
除此之外,材料学院还在各教学环节中明确指出学院、系所和教师三者的职责,由高到低实行分级管理,保障本科教学的正常运行。学院副院长王国成表示,“随着我校综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的重心逐渐向学院、系所转移,教学管理的模式发生变化,院系有了更多的教学管理权限与责任。我院作为改革试点学院,将严格执行教学改革计划,做好在教学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全面提高学院教学质量。”
生命科学学院——多举措培养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
生命科学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训练。在教学改革中,学院认真地做好了实验室建设规划,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保证本科教学实验设备完好率达到90%,课程实验开出率为80%。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比如挑战杯比赛;每门实验课程都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动手能力,教师协调和监督,保证学生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学院还举办生物学技能竞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积极建设优质实习基地,目前拥有武昌实验中学、劲牌公司、华人雪花公司、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等优质实习基地。优化实习管理规范,保证学生实习的能够落实到位,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