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3月1日更新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数据显示,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学科成为我校首个进入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标志着我校向国内知名、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本次发布的ESI排行,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依据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累计11年的SCI、SSCI论文和引文数据,分别对化学等22个学科各个研究机构的论文数量、引文数量和引文率进行统计,论文累计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的研究机构被列入高被引机构排名榜。目前,该数据库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运用于评价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国内很多重点高校都开始重视利用ESI数据库的统计分析结果,衡量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研实力。
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介
基本科学指数数据库ESI是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该数据库是基于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和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引文索引数据库所收录的全球11380种学术期刊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共划分22个学科领域。22个学科按名称的英文字母排列依次为: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
ESI从引文分析的角度,针对22个专业研究领域,分别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科学家进行统计分析和排序,帮助读者了解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期刊、论文、科学家等在某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了解国家(地区)、研究机构的排名情况和论文统计结果概要(如:某个学科进入ESI前1%,即指在该学科发表的SCI/SSCI论文的被引次数排名进入世界所有在该学科已发表SCI/SSCI论文的机构前1%);可以帮助读者、科研管理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分析某篇论文的影响力及排名位置,认识高影响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分析评价本领域研究者和竞争者的学术能力;测定某一专业研究领域内科学研究成果的产量和影响力;跟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态势。
ESI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等因素设置了22个学科,其中包括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的指标包括:论文数、引文数、篇均被引频次等。ESI所谓的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就是指在22个类目的所有期刊中引文数排在前1%的论文。而所谓热点论文(hot papers)是指最近2年内发表的并且在最近2个月内有很高的引文数的论文,热点论文只占这2年论文总数的0.1%。只有近11年来科研机构按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方可进入ESI学科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