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产业的精神,4月28-29日,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组织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 、艺术学院等专家教授一行16人到长阳少数民族自治县开展校地、校企对接活动,双方签订了《湖北大学——长阳自治县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处处长吴月朗,长阳县政府、县研究室、科技局、文化局、旅游局、民族文化保护中心以及长阳县近20家企业负责人出席了对接洽谈会。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章天金介绍了我校科研工作概况。他指出,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一主两副”重大发展战略,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学校实际,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找准与企业、行业、产业合作的结合点,不断探索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的有效途径,强力推进广大教师及科研人员走出校园,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以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将学校科技工作重心转移到应用上来,提高对湖北发展的贡献度。此次我校生物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专家齐聚长阳,共同商讨长阳县新跨越的发展大计,共同谋划长阳县再腾飞的新蓝图,我们相信,长阳县必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吴月朗充分肯定了我校近年来校企合作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我省是科教资源大省,湖北大学作为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多年来致力于服务湖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深入开展“专家教授企业行”,举办“市县科技局长、企业老总高校行”、“行业技术论坛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向企业派遣科技特派员等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有意义的产学研合作行动,积极拓宽校地合作渠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他介绍说,国家科技部2013年在全国设置10个“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此次PG电子上分技巧APP下载作为技术依托单位,联合长阳县相关企业共同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是校地、校企良好合作的开始,也是高校科学研究与地方企业的真正深层次对接,此项目如能申报成功,将对长阳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长阳县政府对我校专家教授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当地企业家提出的水资源环境综合保护与利用、农副产品高附加值的技术加工、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机械电子技术的开发与升级、生态农业的开发与观光等问题,向我校专家教授咨询破解良方。我校专家教授组以实地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和已掌握的该县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家们作了详细解答。
资源环境学院张立明教授就提升长阳民俗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品牌品位问题指出,长阳县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但转化产业的比例较低;到长阳旅游人员虽多,但能看到长阳旅游景点与特色文化融合的东西不多;长阳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文化氛围不浓郁。其主要原因一是虽有文化视野而缺乏文化产业;二是虽有文化底蕴而缺乏民俗文化特色与氛围。张立明说,文化、旅游、科技没有有效融合制约了长阳县的旅游文化发展。他真诚地说道,长阳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一要靠高水平的创意人才和营销人才;二要做好“研发、生产、展示”文化产业全发展过程;三要将民俗文化移植于创意之中,实现产业化。张立明还就长阳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具体细节作了详尽阐释。
生命科学学院马立新教授就企业家提出的农副水产品防腐、农副产品高附加值的开发、生态农业开发与观光和矿产资源 “杂质” 的提炼与利用等问题作了解答,并表示愿意针对企业实际问题,向企业推荐国内外有关专家帮助其解决技术问题。
洽谈会在十分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会后,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陈侃松博士、资源环境学院韩忠博士、艺术学院余日季博士等还与企业家们就语言控制、动漫所涉及的“声、光、电”和利用无线“终端”技术穿越、串联长阳巴人数千年的历史与文明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