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改革试点学院系列二报道(6):以学生为本 以创新为标——改革试点学院学生工作扫描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编辑: 时间:2012-04-23 字号: 【大】 【中】 【小】

大学是大学生的大学。在大学校园里,各项工作都围绕着学生展开。对学校和各学院而言,学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项工作中,学生工作是最关键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因此,一直以来,学生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2012年,在学校的部署下,改革试点学院相关改革工作正式展开。在改革过程中,作为改革的排头兵,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哲学学院、材料与工程学院以及生命科学学院在改革中迈出了第一步。那么,在改革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有哪些构想和成就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5个改革试点学院的学生工作部门。

全方位管理 实现无缝对接

由于大学的开放性,学生的管理是各校普遍面临的难题。鉴于此,商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措施。首先,商学院将一系列指标进一步数据化,对学院实行量化管理。其次,学院还进一步完善了周末点名制度,除了检查考勤状况,还要看班级在一周内有无异常情况,班主任大会和班团例会成为硬性规定。在平时,如果出现某个学生24小时失去联系的情况,班主任必须向学工办报告。

为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商学院学生会成立了心理健康部,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疏导工作。而在生科院,对于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要求老师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体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及时给予关爱。在学生党员管理上,哲学学院拟定了“哲学学院发展学生党员的具体规定”,把学生党建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具体化。

为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和行为,历史文化学院、哲学学院通过飞信、微博、QQ等通讯工具努力打造与学生的无缝对接。班主任随时保持和学生的信息对接。

哲学学院和生科院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学生通讯录和联系卡,不仅老师人手一本学生通讯录,每个班也有一本备查,不仅方便了教师的管理,也有利于同学之间的联系。通讯录中还包括学院办公室、研究生处、辅导员和校医院等的电话,以备不时之需。

材料学院则为各班分别配备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各一名,班主任负责解决同学们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并负责班级日常考勤,每周至少要进课堂4次,进寝室2次,与学生交谈4次;学业导师由学院里的教授、副教授担任,为学生解答在学业与个人发展上遇到的问题。

差异化培养 学生各有所获

对于学生的培养,商学院特别注重在个性化、差异化上下功夫,目前商学院正在拟定相关计划。为了避免以往教学中“一锅煮”的现象,他们先将学生分类,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方案。经过摸底排查,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院会建立一个特优生库,树立学习典型。而对于热衷文体活动的同学,学院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同学们身心健康,提高自我适应和控制的能力。

历史文化学院一直狠抓优良学风,对于新一届的大一新生,系里已开始推荐老师作为新生班主任,另外还会让教学指导员去班级听课,保证新生及时适应大学生活。在每周的例会上,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锻炼口才。由于无专职辅导员,学院便加大对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力量,筹办一系列具有学院特色的活动。

与历史文化学院一样,哲学学院等文科类改革试点学院都在本月成功举办了“阳逻新生走进本部”的活动。借此,学院老师向新生传授了一些有关四六级、考研等有关学习的经验,同时介绍一些专业的前沿知识。目前,哲学学院正在不断建设优良学风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

生科院十分注重学生的专业指导学习,形成了每周二下午请专家来院讲座的惯例,邀请知名的专家和教授给学生上课,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平台。考研率高一直以来都是生科院的优势之一,学院鼓励学生考研继续深造,为此,有意识地将一些大四优秀学生的考研经历编成册子,发放到每个大三学生的寝室。

多举措帮扶 就业置于首位

就业率是考核改革试点学院的指标之一。在学生就业方面,商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领导的工作小组。就业信息不仅仅公布到网站,还发给每一位班主任,信息的获知率大大提高。

历史文化学院则积极鼓励学生创业,并且帮助学生挖掘资源,寻求支持,同时也对就业困难的同学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哲学学院是学校最小的学院,学生人数少,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学院把本科生和研究生紧密联系起来,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讲座。院领导和教师经常帮毕业生在选择单位时给予意见和指导。

材料学院始终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首位。为了及时、准确地发布就业信息,为同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学院为每一个毕业班配备了一名“毕业班级联络员”,由各班优先找到工作的同学担当。此外,学院还招聘了一名兼职辅导员,主要负责协调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对于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兼职辅导员先进行摸底,然后不定期找其谈话、鼓励并实施帮扶。对于大三学生,学院会开展各种考研与就业指导。由研究生党支部发起“开展硕博周末谈”活动会,不定期地派遣研究生、博士生深入各班与本科生进行交流,传授考研经验。同时,学院开展的“走进实验室,拓展科学眼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做实验,锻炼动手能力。

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生科院就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次请专家、教授及学院院长为学生做专业导航。临近学生毕业,学工办主动找学生交流、提供就业指导,班主任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每个班都安排有班级联络员,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同时,学院提倡充分利用教职工的资源,帮助毕业生就业,对能帮助学生就业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改革试点学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一定进展。各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工作,一方面在稳定中加注力量,另一方面则力图创新,争取取得更佳效果。目前,各学院正在以主人翁的姿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为学院实现新的跨越而奋斗。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