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改革试点在五个学院全面展开,以此为开端,综合改革工作从酝酿谋划进入到起步阶段。“万事开头难”,尽管学校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并在各个层面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但改革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综合管理体制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进入具体操作层面,其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
毫不动摇的决心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先决。校党委书记刘建凡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明确指出:“改革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全体师生员工形成的共识”。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作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我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离不开全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奋斗和无私奉献,离不开教育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离不开蕴含学校发展历史血脉的校园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光大。
毫不动摇的决心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础。只有抢抓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才有可能把目标变为现实。校长熊健民强调:“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在人,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学校的改革发展必须依靠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经过80年的发展,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以及教师队伍的水平不断提升,但因循守旧的观念、安于现状的思想、惯性运行的思维以及怕担风险的意识还存在部分人头脑中,影响各项工作高效推进,阻碍学校快速发展。因此,创新观念、“把人盘活”是把事做好的前提。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化因循守旧为锐意改革,化安于现状为不断进取,化惯性运行为突破常规,化怕担风险为勇挑重担,才能摆脱固步自封的旧观念,获得改革创新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举措,学校的发展才能充满活力。
此次综合改革,正是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核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职工认识到自己既是改革的客体,也是改革的主体。发挥教职员工的主体作用,除了精神层面的鼓励和提升外,更重要的是让其感受到作为客体既是改革的参与者更是改革的受益者。从出台一系列改革方案和举措中可以看到,无论是构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还是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无论是合理划定校院两级的权力和责任,还是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无论是制定任务书、考核目标,还是评选优秀、兑现奖励,都是基于“把人盘活”这一原则出发,从而达到“把事做好”这一目的和愿望。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必将“化压力为动力、变动力为给力、变给力为胜利”。只有把人盘活,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和智慧,才能把事做好,才能早日实现学校确定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