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我校召开科研工作会议,传达全国高校哲学社会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由副校长鄢明明主持,各文科学院分管副院长、科研秘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鄢明明介绍,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出批示,希望全国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认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讲话中指出,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办、国办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鄢明明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同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等配套文件。《繁荣计划》明确提出了未来十年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鄢明明总括了《繁荣计划》提出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着力构建八个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构建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科研项目体系;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研究条件支撑体系;构建结构合理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构建现代科研管理体系;构建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同时,要大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鄢明明重点说明了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即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质量完成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任务;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重点扶持一批立足实践、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对策研究项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推广普及,支持高校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活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支撑和信息化建设;开展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和表彰。
我校将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计划及相关措施,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