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沙湖论坛(五):在阅读·越读·悦读中丰富自己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编辑: 时间:2011-11-02 字号: 【大】 【中】 【小】

阅读,主要是指一般意义的读书,有精读,也有泛读;有纯粹的阅读,也有功利的阅读;有强制的阅读,也有自觉的阅读。越读一般是指一种超越本专业本学科本业务等的越界阅读。悦读则是指一种愉悦身心的快乐阅读,是以“悦”为阅读感受和阅读目的的阅读。如果说阅读是第一层次,越读就是第二层次,悦读则是第三层次。

在今天看来,如果说我们还算得上是个读书人,我们还想坚守读书人的底线,我们还想拥有读书人的品味,我想是不能离开阅读·越读·悦读的,因为,阅读·越读·悦读是我们成为读书人的应有本钱。还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我从落后的农村走到繁华的都市,从封闭的中学走进开放的大学,从应试的疲惫走向素质的拓展,我几乎每天都是与阅读·越读·悦读为伴的。那时因家庭的贫困,我不能买太多书,每天从食堂打上便宜的饭菜就赶紧挤出人群,顺路走进回女生宿舍必经的校园中的新华书店,端着饭碗浏览一排一排书架上的各种各类书籍,感觉很满足,还能有效的平衡因物质贫困带来的心理落差。寒暑假我也常留校,打工之余最常去的最好的去处就是北师大图书馆,那时大家都没有手机电话QQ等现代通讯手段,所以我常常和同学或好友相约在图书馆。泡在图书馆里,什么书都看,随心所欲,感觉很享受。在泡图书馆的过程中,在阅读·越读·悦读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感觉自己知道得太少太无知,一方面感觉自己很充实很快乐。我常常会想,人的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困。当时作为贫困生的我如果没有在北师大时的阅读·越读·悦读经历,我这二十几年的教师角色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没有保持阅读·越读·悦读的习惯,我今天的教育教学会是怎样的呢?

今天,对于一般人而言,读书是指上学,“读书”是人生中的某个特殊阶段,比如有人问你:“你还在读书啊?”通常是指你还在制度化的学校里经受那些没完没了的听课、复习、考试等煎熬,读书是为了一种显而易见的功利目的。其实,对于受教育者而言,读书即使是一个特定阶段的事情,但也不应等于没完没了的听课、复习、考试,而应该是一种阅读·越读·悦读的过程。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一定量的阅读,他可能是贫乏的;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越读,他可能是狭隘的;如果没有真正意义的悦读,他受教育的过程可能是痛苦的。而对于教育者而言,读书不应是一个特定阶段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事情,理应活到老学到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不应定位为是个教书人,更应该是个常读书善读书乐读书的人。因为,今天我们面对快餐文化的日益盛行,面对学生厌学情绪的日益蔓延,面对科学发展的一日千里,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必须采取更多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因此,今天的教师应该能有效引导学生在阅读·越读·悦读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丰富自己。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越读·悦读,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心灵。

对于真正教育中的人而言,读书应是一种精神状态,阅读应是一种生活常态。让我们在阅读中发现!在越读中超越!在悦读中丰富!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