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多年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心得,唯一不变的就是——踏踏实实把课上好!”荣获我校第三届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的吴文华老师,在谈起获奖时谦逊地说。

现任生科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的吴文华老师,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秉持着“教好书、育好人”的理念。而让他一直稳稳站在教育一线的正是一个:实字。
现“实”积淀托起课堂教学的高度。吴老师认为,讲解理论知识不能照本宣科,只有多积累生活素材,在课堂上运用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来解说复杂的理论知识,才能深入浅出,条理分明。他说,“在备课过程中,为了使授课内容更丰富,我往往会在课件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生活实例和相关前沿成果的介绍,便于同学们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同时也让同学们了解到书本之外的知识,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吴文华老师强调:“开学第一堂课尤为重要,是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兴趣的重要一课。”为此,他在开课时对学生讲明课程的起源以及学习过程中将接触到的有趣的问题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这些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学生提升了知识的高度,拓宽了学问的广度。
朴“实”作风融入学生的点滴生活。“快请进!”还没踏入办公室,便听见热情的邀请。朴实的黑布鞋,简朴的黑色公文包,轻快的脚步,对迎面走来的同事和学生报以亲切地问候,吴文华老师以一种朴实的形象,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吴文华老师不仅在课间为学生解答学习问题,课后还通过QQ群、电话、面谈等方式,为学生解答考研问题,指导学生就业等。在采访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学生的期望:首先,应该具有诚实善良的品质,这是做人第一步;其次要有信心与耐心。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做学问、做研究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成功不可能一朝一夕。
踏“实”态度成就累累科研硕果。吴文华老师同时也是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湖北省植物学会理事。他曾在中英文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并主持 《双酶法转化大米碎米为无公害食用酱色的中试试验》、《悬浮培养银杏细胞生产黄酮类物质的技术研究》 等多项科研项目。与此同时,作为硕士生导师,吴文华接触前沿科技知识较多,他也注重在本科教学中向同学们介绍更多与课程相关的补充性知识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我那点成果算什么?比我优秀的老师多着呢!”吴文华老师谦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