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大学生舍己救人英雄事迹引发师生热烈讨论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曾刚 编辑: 时间:2009-10-28 字号: 【大】 【中】 【小】

长江大学大一新生结梯救人,3人英勇献身的英雄壮举,不仅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深深地感动了我校师生的心。10月27日,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分师生学习了3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大家纷纷表示,这些英勇的90后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自己的英勇行为唤起了社会良知,体现了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栋梁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了光辉榜样。

“90后也能撑起一片天”

“大学生勇救落水少年的英雄事迹充分证明,我们‘90后’也能够撑起一片天地!”09级新闻专业学生金燕雯说。

不同时代造就不同个性的群体,但相同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虽然目前“90后”中出现了一些饱受争议的人,但也出现了像龙清泉一样为国争光的“90后”冠军,出现了一群结梯救人、英勇献身的“90后”大学生。中文专业学生张云绪表示,“在紧要关头,我们和我们的前辈一样没有忘记承担起社会责任、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表现出来的坚忍、自强、互助精神,并不逊色。”

“精神上的超越更加可贵”

“救起2人,牺牲3人”这样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在讨论中,同学们十分坚定地认为,这不是一个值不值得问题,而是时代需要的一种精神。“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去救人。”08中文的魏志靖说。 “3位长江大学的学生牺牲宝贵生命抢救落水少年的壮举告诉我们:精神上的超越更加可贵。”物电学院09级学生刘青云说,生命的价值不是靠实用主义来衡量的,而是靠生命背后更为灿烂的道德价值来判定,这种道德价值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而且,在危急时刻,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救人,这是一种本能,哪还有时间去想值不值。”会计专业王诗娟说。

“舍己救人精神应代代传承”

去年10月,我校2005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刘启会,曾在武昌中华路码头跳进长江,和另外一名男子合力救起一名轻生女子,经过媒体报道后,学校也曾掀起学习刘启会精神的热潮。

“我们身边许多人骨子里都有着高尚的品质,无论是‘80后’的刘启会还是‘90后’的救人群体,我们每代人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来源于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最后内化为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08级中文专业严政说。

“我们被舍己救人、勇敢无畏精神感染的同时,更要将这种精神牢记于心,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承。”档案专业学生李喜华说。大家纷纷表示,将向英雄的同龄人学习,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坦诚待人,乐于助人。

无论“80后”还是“90后”,也不分从前与永远,中华民族的善良品质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国人的血液中。正是这些优秀品质,挺起了国人的脊梁。3名大学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为新时期大学生树立了道德榜样。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继涛说:“大学生救人群体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诠释了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展示了当代大学生传承的奉献精神,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表现,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文学院教师张喻烨认为,生命与生命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的生命更有价值之说,这是一个人性的问题,是人性光辉在突发事件中的爆发。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盛行的当代,特别需要有这种英雄精神,这种精神,可歌、可泣、可敬、可赞!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