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趣味课堂】“沉浸体验式”教学 在互动中打造趣味课堂

来源:湖北大学报 作者:记者团 娄新雅 左盈 陈江薇 麻楚涵 编辑:夏婕茜 时间:2021-03-29 字号: 【大】 【中】 【小】

吟诵感知文化温度、实践体验传统风韵、协作增进团体感情……开学以来,学校一批趣味课堂接连“上线”,让大学校园充满生机。

诗词吟诵 让传统文化更有“味”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3月17日晚,教三307教室里传出阵阵歌声,这是《中华古诗词吟诵》公选课教学现场。该课程由文学院副教授黄斌主讲,主要讲授中华传统诗词吟诵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文化意义等,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传统吟诵调以及吟诵度曲与创编。

记者团 王昊 摄

“大家可以用方言朗诵《登鹳雀楼》吗?”课堂上,黄斌时常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古音吟诵的韵味,不少学生自告奋勇,东北话、山东话、四川话……现场俨然成了方言朗诵“大杂烩”。“传统古音吟诵和标准普通话吟诵相辅相成,以便提升学生对传统典籍的理解,使传统文化更加打动年轻人。”黄斌介绍。

简单的知识讲解过后,黄斌带领学生进行诗词吟诵,《黄鹤楼》这首诗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们声音嘹亮,整齐跟唱,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叶文斌还特意录制了现场音频,“上课互动性很强,我平时也很热爱吟诵,希望能将中华优秀诗词传诵出去。”

3月24日,课上还来了一位巴西留学生———202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冉旭尧,“从同学那里听说了这门课,想来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射艺 让修身养性更有“方”

搭箭、开弓、屏气凝神,“嗖”的一箭射出,25米外箭靶上的气球应声而破,“嗖嗖嗖”,短短三十几秒,十几只箭接连射中靶子,现场传来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这是《中华射艺(传统弓射箭)》公共选修课上,任课教师赵瑜在为学生们现场展示传统射箭的风采魅力。

《中华射艺》是学校为丰富“人文经典与人生修养”类选修课新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课堂上,赵瑜为学生们讲解不同国家地区的弓箭种类,区分不同的传统弓形制,并示范、教习传统弓射箭动作。学生们站位、搭箭、握弓勾弦,学得有模有样,并纷纷射出了自己的第一只箭。“第一次接触传统弓,感觉很新奇,射箭的时候有点古代‘大侠’的风范。”2017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艾力说。

记者团 吴桐 摄

“统一射箭、统一拔箭、严禁空放”,射箭运动的安全规范常被赵瑜挂在嘴边,同时他也结合相关案例生动讲述古代射箭典故,将“习射艺、知礼仪”的理念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们。“射以养身、射以养眼、射以养正,希望同学们通过射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养成开放、勇敢、大气、果断的气质与性格。”

团队协作 让心理辅导更有“料”

“搞事气氛组”“九九归一组”……3月18日下午,2018级心理学专业团体心理辅导课上,5个不同名称小组的成员围坐成一圈,化身“咨询师”和“来访者”,以“大学生减压训练营”为主题进行面谈,通过活动、纸笔练习等形式就大家共同关心的压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大学生压力来源,并寻找适合各自的减压方式。

2018级心理学班供图

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任课教师邓晓红便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压力指数站队。分组后,成员们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设计组徽,并依次上台展示。“这让我们很快熟悉起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该班学生王 说,“理论加实践的方式上课,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知识和发现问题。”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加此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我是这次活动的带领者。”邓晓红为学生设置特定情景,学生选择不同热点主题,如“网瘾”“社恐”,进行咨询对话,“咨询师”介绍资质、收费情况及招募信息,引导“来访者”发现自身的问题。

面谈结束后,邓晓红让学生们分享发言、复述场景、分析问题。“进行实践后,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这时候再回归理论教学,会事半功倍。”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