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近四年时间,他在武汉各大纸媒上发表作品300余篇,访问过两院院士杨叔子,与许戈辉、桂希恩等名人面对面,专访我校蜘蛛神捕刘凤想,红色理论翻译家田子渝等。校庆期间,他参与到我校校庆宣传报道中,外宣作品散见于各大媒体。在我校国宝级化石木的展出过程中,他积极参与宣传报道,其作品《古木化石现身PG电子上分技巧APP下载博物馆》登上《人民日报》他是叶文波,20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偶然走上新闻路,从此义无反顾的人。
校园里的巧合——偶然激发新闻热情
第一次写新闻缘于巧合,叶文波回忆说。2009年12月下了很大的雪,在一次打完雪仗回寝室后,他习惯性地浏览人人网上同学的照片,偶然间看到了华科同学上传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长相甚是奇怪的雪人,雪人身上还挂着牌子拜神兽,不挂科。好奇心驱使下,他在采访朋友之后写下了《武汉大学生,拜神兽,不挂科》一文,并试着第一次投稿,很快稿子得到录用,并登上大楚网头版头条。
第一次投稿就中的,我的新闻热情就在这一次的偶然中被点燃。从此,他用心观察着校园生活中的点滴,努力挖掘其中的新闻素材,并积极地在校内外投稿,我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记者,发现与采写新闻的过程让我觉得十分过瘾。
从校园走向校外——偶然成为报社实习生
真正促使叶文波与新闻结缘,也源自一次偶然。一次不经意地在QQ群中看到报社招聘大学生记者的消息,使他立刻行动起来,制作简历,现场笔试、面试,经过一系列筛选之后,他幸运地被选上,成为一名社会媒体的大学生记者。
在社会媒体的实习中,叶文波更加拼命写稿,他的勤奋和拼搏,使他以170多篇的发稿量远远超过同批大学生记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发稿王。在两年实践中,他进步凸显,从刚开始与实习老师讨论选题后,再进行采访,到后来独立选材、写稿,他逐渐朝着一个独立、成熟、专业的记者一步步迈进。
回想起来,有两次单独采访让他记忆犹新,一次是扮演成中考落榜生暗访某高中买卖学籍,还有一次是暗访本地某招聘会收取门票黑心钱却提供虚假求职信息的新闻。采访过程都需要录音或者拍摄,所以必须很隐蔽。叶文波回忆,后一次拍摄过程中,他还被对方发现并带到了保安室进行盘问。保持镇定,不要泄露身份,就说自己是求职者,然后根据他们的要求删了照片,却悄悄保留了关键的一张。叶文波说,新闻见报后这些单位都得到了相应处理,社会媒体的实践经历让我懂得,做新闻在有责任感的同时,也需要一定技巧。
参与校庆宣传——偶然背后的必然
在校外,叶文波俨然成为一名准记者;在校内,他也活跃在校园宣传第一线。在学校80周年校庆期间,他接到党委宣传部老师电话,在毫无预想的情况下,我加入到校庆宣传报道中。叶文波说。
于是,从10月10日到校庆结束,他奔走在学校每个角落里,从早晨8点到晚上8点,他不是在采集新闻,就是在联络外媒,亦或是查询校史资料。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宣传部领导的叮嘱让他动力十足,快速、精准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并荣获校庆宣传报道特等奖。
能参与校庆,是我毕生的荣幸。叶文波说,80周年校庆是大事,如果没有这一次偶然,我只能成为其他两万观众中的一员,而非奔走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拥有感动,却少了快乐。校庆结束后,在宣传部领导的支持下,他以通讯员署名的外宣稿件合编成了《社会媒体给力我校校庆盛典——湖北大学80周年校庆媒体报道摘编》一文集。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尽管每次经历都看似偶然,但叶文波表示,能与新闻结缘,并义无反顾地爱上它,这是在他充分准备和不断努力实践中得来的。老师是我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叶文波说,无论是专业课老师还是媒体记者都给了他太多重要的指导。大学期间收获最大的就是和许多老师真诚相交,真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唯有吾师,才有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