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磕绊而来 恢弘而去

来源:湖北大学报 作者:吴诗蒙 编辑:夏婕茜 时间:2021-03-09 字号: 【大】 【中】 【小】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期间,中国和越南发生了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上称“中越战争”,而我的五外公———一位湖北黄冈人,就在那时参加了这场战争,他提起这次参战经历,每每说到:“虽然我只是一个小兵,但只要能报效家国,我将一生以此为荣。”

虽然许多地名都模糊不清,但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受,当我问起时,他十分积极地联系了他当时的排长———如今战友情仍在,他与他的排长到现在都保持来往,排长对此次战役的记忆尤为深刻———“我们是54军 161师 482团 5连 2排,在扣克站斗争,和越军进行激烈对抗,全排荣获集体功一次,我班荣获集体功一次!”

当他打出这句话时,我能够感受到那种深深的骄傲与自豪。

当询问到他们的战斗过程时,他一字一句,十分详尽地将当年战火纷飞的岁月,都付诸于话语笔墨之中。

“1979年3月 3日上午9点10分,5连接到命令:为保障650安全,5连负责650西南、南、东南的搜剿。

下午3时,当2排搜索到扣克小高地时与敌兵一个排遭遇。(此敌是为反攻650而准备)此时2排兵力计27人。当时2排处于相当不利的境地,所在位置距前方小高地40多米,距右侧小高地20多米,左侧300多米是650高地。好在此山长有1米多高的密密麻麻的荆柴。当敌人两小山头向二排开枪时,二排迅速卧倒在草丛里。在排长与副营长沟通后调整作战方案,由排长带2人掩护撤出重新组织战斗,副营长呼叫营派兵或火力支援。在6连3排的支援下,2排全力消灭右侧之敌。经三十四分钟激战,消灭和赶跑敌人。最后在清理战场时,发现越军尸体13具。2排共缴获敌军冲锋枪8枝,火箭筒3具,60炮1门,炮弹20发,火箭弹18发,子弹3000多发。

2排也付出了牺牲2人,负伤8人的代价。4班只剩副班长和一名新兵。这些牺牲的和负伤的战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牺牲的战友:任志远、商怀武。负伤的战友:胡学明、杨陈养、张开权、沈大言、赵怀善、戚道勇、赵依勤\(副营长\。

战后,二排立集体三等功,4班6班立集体三等功。排长个人立二等功,8个个人立三等功。”

五外公说,若说遗憾,自然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为国效力的热血与无畏,如今几十年过去,尽管硝烟战火早已远去,但曾经参加过战争的人们都铭记这段回忆。我们作为年轻的大学生,应当去了解他们,铭记历史。经过这次去采访家中长辈,才蓦地发现,原来战争曾离我们这么近。

即便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时代特征,但铭记历史,是每个民族的必修课。

最后,五外公给我提供了一张照片。

  提起这个地方,他仍开玩笑道:“两个国家打了一仗,不打不相识,最后把这个边境叫做友谊关。”

  当年尚在人世的老兵们重新相聚,故地重游,怀念这个当年决断生死、炮火冲天的地方。

  图片中的五外公身姿挺拔,换上军装,又仿佛是当时那个满腔热血的年轻士兵。

  背后的友谊关,沉默地立于几百年的兴衰繁荣之中,庄严而肃穆。

  这大概便是历史吧———一路磕磕绊绊而来,一路深沉恢弘而去。

  (作者系2018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