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开学前的一点闲暇时间,我看完了《但是还有书籍》这部纪录片,本来是冲着胡歌的配音去的,结果意外地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纪录片一共五集、每集只有三十分钟的长度,它将镜头聚焦于编辑、翻译、藏书人、书帧设计师等书籍背后的人物,描写他们的日常百态和者工作场景,让我们将目光定位在这些我们曾忽略掉的人物,体味他们的人生。
一本书能够被出版,被大众看到,作者当然是最大的功臣,他们花费了太多的心血,只是为了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书籍是他们与世人最好的沟通方式。编辑,也是书籍出版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他们穿梭于字里行间,钻研着逗号句号的学问,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探寻文学的矿脉,他们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语言的桥梁,摆渡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编织着航行于浩瀚文海的思想之舟。”如果没有编辑,作者的思想和态度如何能更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如何让更多的人知晓,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呢?当然,如今有些书籍,特别是一些言过其实的快餐书籍,其营养价值并不高,他们的出版更多是为了谋取利益,我们读过之后没有太多收获。但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真正爱书、懂书的编辑,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每天都进行着枯燥却需要谨慎对待的任务。纪录片中的俞国林是中华书局的一位编辑,他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和出版,一些古老的书籍早已不是完好如初的,想要将他们进行整理,这是多么艰难的任务啊,不论是现有材料的残缺,还是内容的晦涩,古籍的整理难度太大了。如今我们能看到的许多有价值的文献与资料,都是出自他们之手。片中讲到俞国林偶然知晓西南联大的总务长郑天挺曾在一九四九年前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生活,于是他来到天津,在郑天挺的儿子那里看到了仍旧保存良好的日记初稿。但是从发现这些日记到出版,整整用了13年,可见其不易程度。我看着手里的书,每一本每一页都是编辑的心血啊,我们能流畅地看完,我们将读书当做一种享受,他们是功不可没的。
翻译是一种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少不了翻译这项工作。我每每想到许渊冲老先生将中国古典诗词带向世界,将莎士比亚带向中国,我每每想到杨绛先生学习多种语言,翻译了《堂吉诃德》等多部著作,我对翻译这一工作有了无比大的敬意。纪录片中讲的是赵晔,他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老师,同时也翻译了《百年孤独》这部马尔克斯的巨作。他说做翻译越久,越有许多遗憾,总觉得自己的翻译还不够好,还不够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全部表达出来。西方与东方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想要了解西方作家的写作情感和意图,这少不了翻译家的心血。为了让大众更好地读到不同地域的作品,为了让中西文化更深刻地交流,他们倾注全部心血,将语言与文字进行转换,让我们更好地阅读。有时为了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他们要反复地推敲。这又让我想起来《朗读者》中董卿采访许渊冲先生,他说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西方的诗歌,不仅仅需要将其意思和内涵进行转换,中国古诗词讲究押韵,讲究朗朗上口,那么翻译成英语时,也必须要注意这一特点,将其押韵,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意蕴,让外国友人更好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籍在市面上是在不断流传的,许多爱书的人喜欢去收藏书籍,这也是书的价值的一种体现。我曾想象着,和三五好友,坐在咖啡厅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聊聊书籍,聊聊文学。这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看到纪录片中,几个爱书人士也是这样,他们围坐在一起,有一个人带来了他刚刚收藏的一本旧书,其他几个人轮流翻看着,同时也是小心翼翼,生怕书被弄坏,书籍在他们心里就是无价之宝。一对八零后的夫妻开着车周游全国,同时一路开办流动书店,想要唤起更多的人对读书的渴望和诉求。其中一句“书是愿意被看到的”让我很感动,书的价值就是让爱他的人、珍惜他的人所看到。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被大量而又零碎的信息所覆盖,我们的时间也因为学习或工作变得碎片化,想要安安静静地认真读完一本书似乎不再那么容易。随便翻翻手机,看看电脑就能了解各种各样的消息,连孩子们在不识字的时候都能抱着手机津津有味地玩起来。
所以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阅读似乎更有价值也更难得。片中也讲述了几位绘本作家,他们将自然作为自己创作的场所,将生活变成自己最直接的灵感,他们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儿童绘本。绘本是孩子们接触阅读的一个好的起步,在他们还不识字的时候,图画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绘本中丰富的颜色和栩栩如生的人物会带他们来到一个有趣的世界。“图书馆奇妙夜”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他们在前一天会将自己心爱的玩偶带到图书馆来,让玩偶自己在图书馆度过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他们来接自己玩偶回家的时候,他们便会收到一封来自小伙伴的信,信中会给他们推荐一些绘本。这个活动既可以增强孩子阅读的兴趣,也会更加保留他们的童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
所以说,无论是我们还是小孩子,阅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提升自己和享受乐趣的事情,在感到疲惫困倦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但是还有阅读啊,我们不妨拿起一本书,认认真真地看一看,感受作者想给我们展示的那个奇妙的世界;我们不妨也好好欣赏一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将它真正当作我们的伙伴,陪着我们度过每一天。
(作者系2019级新闻传播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