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翻相册时,看到了一张照片,那是乘公交车时拍的车窗上的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喜欢错高峰的时候,站在公交车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感觉很喜欢这样匆匆又平静的时光。
忽然想起小时候,有段时间父母很忙,我必须一个人坐公交放学回家。那时家乡的公交车,还是那种小型的客车,没有到站自动停车上下乘客的规则,到站时需要下车的乘客必须告诉司机。而我放学时刚好赶上高峰时段,小小的一个人被挤在车后段的角落,总是提前几站就开始期望有同行乘客能够和我同一站下车。每当接近站点却无人出声时,脚尖总不自觉地绷紧,手也开始攥住背包带。那时对于我来说,一天之中最难捱的时刻就是放学时,最高兴的时刻就是有人出声时。曾经无数次想过,如果没有人出声会怎么样,似乎每一天都担心自己坐过站。可真正这一天来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可以做到,虽然感觉手心的汗都透过皮肤传到每一寸神经,虽然下车以后脸上还有一直退不了的热度,但内心总有一种小小的窃喜。
我对公交车最深刻的记忆大概就停留在这个时候。
直到后来,有一次坐公交车时无意间睡着了,也许是被红绿灯前停车的轻微晃动惊醒,我轻轻动了动靠得有些僵硬的手腕,余光正好看到右侧车窗被微旧的蓝色窗帘半遮掩着,暖橙色的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记忆好像跨越时间连接起来了。我起身下车,轻轻巧巧地落在站台边,目送着车子远去……那一瞬间我忽然就觉得和以前的那个自己和解了,其实很多事情也许我并不需要过分在意或过多纠结,也许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经常会看到有一句话:“时光最易催人老”,其实时光就像一部百科全书,我们成长中经历的许多问题都能从中获取答案,时光让我们遇见许多人和事,但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遇见那个不断成长的自己。
时间会让我们变得成熟,逐渐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学着与自己好好相处。而时间的考验就在于我们做的一次次选择。有时候我也会在想,会不会真的有平行时空或者另一个时空维度?那里是不是会有另一个我,和我做着不同的选择,过着不一样的人生。或许,她会不会也和我面临着一样的困惑与迷惘,最终跌跌撞撞地成长。
我有时会和朋友说,自己内心有多个面,也许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所以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被别人下定义。但我们生活在条条框框中,必然也会受到限制,成为与期望中并不完全相同的自己。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并不能完全认清自己的轮廓,不能完整地认识世界,但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印象拼凑出来,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时间的馈赠,她在时间的浸润下一点点变得丰富而有厚度,又将这些蕴含在成长的每一次考验中,最终由我们自行转化为相同而又不完全一致的个人特质。其实虽然我们个人都像是世界的一片剪影,但不会是世界的阳光,很多小时候执着的事物,或是心心念念的迷惘,若干年以后,会以另一种方式有一个结局。
前几天我的闺蜜突然跟我说,她觉得我最近好像变得太感性了,有时候看个电影都会跟她讲很多。好像的确是这样,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变化好像自己并不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出来。仔细一想,上大学以后的我对很多事情都有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看法。虽然我并不能直接确定我现在能不能算作长大了,但我一定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我现在开始会仔细地分析别人的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分析每一个人不同的选择所铺就的人生,并在其中寻找我自己。就像最近在看的一部电视剧———《清平乐》,我觉得这部电视剧中每个人的个性都太过鲜明,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与无奈。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觉得这二者是有因果关系的,每个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注定了会走什么样的人生路,而在《清平乐》中这个特定的背景环境下个性冲突所带来的感受也会被无限放大。但其实我们真的不用太过在意自身性格带来的影响,就像我们不用专注地去观察公车行驶的方向,还是一样会准点到站下车。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的性格很奇怪,有时候又很喜欢热闹,有时候又想要极度的安静。后来慢慢发现,两种都是真实的我,内心中的每一个不同的面都可以在时间维度中得到最好的呈现,成长就是时间的馈赠,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步前进,看到每个时间节点那个不同的自己。那个坐在公交车窗边的我和十年前那个挤在一角不敢开口的我,都是藏在时间里的记忆。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作者系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