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乌兰布统游记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吴诗蒙 编辑:张玉敏 时间:2019-04-22 字号: 【大】 【中】 【小】

暑假时,我同父母以及朋友们一同去了外地旅行,一共在外呆了五天,每天都换个地儿。

按理说风光绮丽的地方也不少,各地也有各地的特点,但统共兜了一大圈,回来我脑子里塞满的全是乌兰布统草原的蓝天白云与无垠草地。

家人问我要这趟出游的照片,我往手机中一瞧,林林总总全一个色调———半边蓝半边绿,这蓝和绿却又不是简单的颜色,蓝得透彻,绿得干净,给你第一眼的惊艳后还能咂摸出丝丝缕缕的余韵来,着实让人心生欢喜。

我自小便喜欢带着奶味儿的东西,奶糖奶片奶条,来者不拒,以前还干过和我四岁的小表妹抢奶粉吃这等羞耻之事,被母亲逮着笑了半年。因此去到大草原这种地方,遍地的商店都充斥着奶香,对我来说简直如同天堂,奶制品大包大包地往回提,在闲暇时怀着期待的心情拆开包装,往嘴里送一块奶酥,心瞬间就被那甜滋滋的味道给捂化了,软糖一般的口感,浓郁的甜香在牙齿缝之间泵出,感觉唇齿间都生出一股青草透彻的清新味。

去观赏当地的民风习俗时,又有盛装的姑娘为我们呈上奶茶,这奶茶却和城市中奶茶粉与各种香料调配出来的有所不同,甜中带咸,咸中透出奶的醇厚,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汁原味。甜是恰到好处,咸又只不过微微带了丝感觉,将本来就不多的“腻”给压了下去,最浓郁的却要属奶味了,与奶精冲出来的虚甜有所不同,这是货真价实的草原出产的羊奶,新鲜又不含腥味,令人神清气爽。

若提到草原的吃食,便总免不了提到羊肉串,肥瘦相间的羊肉整整齐齐地码在铁签上,刷上一层酱料,随着火逐渐浸透肉质,其上嗞嗞地冒出油,肉香搭配佐料的百种滋味,当真令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我亲眼瞧着那羊肉串从放上烤架到烤好,到手后也顾不得烫口,直接送入嘴里,一点一点将那鲜嫩的羊肉用牙齿撕扯下来,慢慢品味其中浸出汁水的丰富多层的口感。

回到熟悉的大都市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去搜罗了各种奶制品,但奇怪的是,再尝到熟悉的味道,却没有了熟悉的感受。那些过去我爱极的奶片都变得和普通糖果一样,过于甜腻以至于寡淡,或许是吃多了便没了初尝时的惊艳,但终归不似在草原上尝到的滋味。奶茶与羊肉串便更不必说,失去了新鲜与独特的味道,怎么找都找不回当初的感觉。

或许每个地区特产的存在都是与其地方特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特产之所以为特产,便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风土人情,这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无可替代的存在。

旅游过后,我得知母亲朋友的孩子需要写一篇以此为主题的游记,而那游记还十分正式,得有个人帮着写篇序。伯母听说我平素文章写得较多,便略一琢磨,给我这个殊荣来抒发感受,如今读起来,还能窥见当时澎湃的情感,便放在此处予诸位一观:

八月初时,我有幸得窥乌兰布统大草原的绮美风光,在此之前,我对草原的所有印象仅停留于书面纸张或电子屏幕中的画面,大抵是因为从未见过的缘故,我对草原并不能称为向往。直至驱车赶往了乌兰布统,道路两旁无边无际的翠绿草色令人迷了眼,远处蓝天绿草分隔一线,虽不算做重岩叠嶂,却也起伏有致,相得益彰。白云不再像城市中的丝丝缕缕似要与天融为一体,而是如有实质一般,一朵一朵裹挟着独属于草原的风,那是厚重的,带着力度与庄严的,阳光透不出,微风扯不散;那又是轻盈的,来去凭由自己,在这广阔天地之中悠闲逍遥,没有高楼阻碍,没有喧嚣纷扰。

此时我脚踏孕育无数牛羊的无垠土地,仰望洁净无杂的广阔天空,耳目一新,襟情怡宕。直至亲眼见到这广袤的草原,我才明白书中所谓“绿无涯”到底为何光景,而一二词句并不能描绘草原的模样———甚至于,连千分之一都未能表现,更遑论其灵魂与神韵。

导游曾侃侃而谈草原儿女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我原本不以为意,但在对马术与歌舞表演做过简单的观赏过后,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或许,只有长久浸淫于这样的风土人情之中,才有如此广阔嘹亮的歌喉与热烈奔放的舞蹈,粗犷豪放的马背民族生而与牛羊鹰马为伍,而那娴熟精湛的动作,是建立在他们长久与动物的默契之上的,外族人又怎么羡慕得来。只是,尽管我们有着专门针对游客的当地民俗体验活动,却也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草原真正的灵魂,怎是一天两天便能体会到的?我们不过是这里每日接待的数以万计的游客中的一员,草原上留不住我们的身影,唯有那些祖祖辈辈生活于此的牧民,才能在岁月的相片中留住剪影,年年看草长莺飞,日升日落。

我们于此所见,唯感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地为席,以天为盖,惊叹于其草之绿、天之清,只因在城市中厌倦于玻璃反射造成的光污染,才来此洗涤身心。但若入秋之后,茁壮的牧草被收割,余下的根苗青黄不接,我们还会为此赞叹吗,恐怕不会,但这又怎不是另一种意义的乐趣所在?“游名山大川者,必探断崖绝壑;玩乔松古柏者,必采秀草幽花”,一览草原者,怎能只看其惊艳的表面,更要探其扎根于泥土的草原精神,此行的目的便在于此。

导游的一句话说得好:“旅游不是来享受的,是来感受的。”感受自然的超然魅力,感受无数民族精神的延续发展,感受此时此刻,此地此景,每一口空气的清新,每一株绿草的蓬勃的生命力,它和你生长在同一片天空之下,悄然之中,破土而出,予你惊喜。

心有所感,以此作序,持函寓意,驻盼有所启迪。

(作者系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