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从《战狼》看新时期爱国主义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蔡 斯 编辑:张玉敏 时间:2019-04-15 字号: 【大】 【中】 【小】

《战狼2》火了。自上映以来,该影片一路飚红,上映4小时票房破亿,3天6亿,4天10亿,6天15亿……在国际市场疯狂圈粉,马来西亚、新加坡、悉尼、墨尔本都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最终更是以56.8亿票房刷新系列纪录。

《战狼2》是一部现代军事动作片。因替战友家人出头而被开除军籍的前战狼中队特种兵冷锋(吴京饰),为寻找女友失踪的真相而远走非洲。在随船出行时,他孤胆擒海盗,在战火爆发时,他主动请缨,只身为中国侨工开展18小时的生死营救。

以高亢的爱国主义和浓郁的英雄色彩为内核,血脉偾张的打戏和干脆直接的故事为包装,这道被新京报评论员形容为“用好莱坞方式烹饪的中国硬菜”在揽获惹眼票房的同时,也树立了观众和媒体的口碑。在各路人马加班加点地总结《战狼2》的成功经验,畅想国产商业大片的前景和未来时,有一部分人选择跳出惯性思维,尝试从《战狼》出发,谈谈新时期的爱国主义。而我正是后者。

福柯曾言:“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当我们试图分析《战狼2》高票房的原因时,首先考虑到的,其实是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虎嗅网的文章标题就点得很清楚———《国家不强,哪有战狼》。当人们在电影院里发出“原来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这么强了”的慨叹时,电影就已经取得了成功。其原因在于,它强有力地为中国正名,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片中呈现的“中国元素”:中国茅台酒在非洲受到欢迎;在非洲进行攻克曼拉病毒的医疗援助组长陈博士是中国人;军政府和反叛军都再三强调“不能得罪中国人”;那句令众人慷慨激昂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无不投射出国人对祖国浓厚的热爱和强烈的自信。我认为这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事实上,当谈到这里,我不得不指出,《战狼2》收获的绝非“清一色”的好评,在不少观影者表达澎湃激昂的爱国热情时,也有观众用“浮夸”、“尴尬”来描述自己的观影感受。这似乎是大多数主旋律影片不得不共同面对的问题:如何让影片弘扬的“爱国主义”免受“灌输”的质疑?

自媒体评论人“飞岸”在其有关作品中鲜明地表达了对《战狼》爱国主义倾向的肯定。同时,以“逆向民族主义”来犀利地描述部分观众对该影片的否定态度。在这里,我们对影片在相关部分的处理不做评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激发了我们对爱国主义的“冷思考”。

以知著网一篇名为《<战狼2>的爱国主义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为例。文章中指出,豆瓣网友对该影片最多的批评来源于“个人英雄主义”。作为一名退役特种兵,冷锋“理所当然”可以一个人打一群海盗,一个人打反政府武装军,一个人打雇佣军团,三个人就可以正面迎战坦克团……这样的“中国版超级英雄”剧情似乎让人难以接受。

尽管《战狼》系列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为口号,电影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国家的语境。这种回避,恰恰凸显了当下的国际困局:当下世界秩序,实际以美国为核心,以其依赖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所建立的世界霸权为框架———这就是为什么在面临境外利益受侵的问题时,中国既无法积极涉入该国政局,也难以动用军事力量保护中国在该国的利益:撤侨、放弃在该国利益,也因此成了影片和现实中的共同选择。

正是这些无奈的选择让我们陷入深思,它警示我们:新时期爱国主义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祖国的热爱与信任,也不仅仅是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更需要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中国实现大国崛起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不应当只是老一辈的呼喊和我们敷衍的回应。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行动。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

由此我们不得不对《战狼》系列的主创吴京表示敬意。十八大以后,中国梦成为老百姓争相讨论的新话题,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更是给中国的发展之路提供了精神支撑。然而文化界还缺乏与之呼应的作品,甚至还出现一些为搏眼球而否定“道路”正当性的小说。《战狼》系列的出现则是真正意识上的用艺术形式诠释“中国梦”以及“文化自信”。纵使不够成熟,却也给我们提供了契机,让我们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思考逐步深入,让更多青年人以他们更喜欢的方式了解爱国主义,唤醒民族热忱。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热情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作者系2017级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