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游墓园后感

来源: 作者:樊怡君 编辑:赵筱雅 时间:2017-04-13 字号: 【大】 【中】 【小】

我常抱怨自己碌碌无为,迄今为止距离梦想还遥遥无期,没有在幼年时就幡然醒悟而变得斗志昂扬。然而今天,在一个扫墓祭奠的日子里,置身于森冷肃穆的墓园之中,眼看着墓碑上一张张已经失去了人世间鲜活气息的黑白照片,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突然袭来,让我不得不正视这种情感并为自己的满腹牢骚而惭愧不已。

今天霞光垂落,遍野花开。天深青,隐隐的云翳在初秋的风中一卷一舒地前进着。在为姨姥姥上香的时候,烟雾缭绕间抬头一望,正前方一块墓碑映入眼帘:爱子吴╳╳之墓,生于 1996,卒于 2014。墓碑上眉清目秀的少年照片足以引起每个过路人的驻足。我们素不相识,但生于同年。在 1996年出生的人不胜枚举。有年少成名的孩子,有贫困家庭的儿女,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子弟。大家分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星罗棋布如浩渺烟海。每个人过着不同的日子,或平淡无奇或跌宕起伏,或漂泊无依或阖家欢乐,各安天命各自前行,这些本来和我并无关系。可就在今天,在这个仅有一步之遥的少年的墓碑前,我却感到一面铜墙铁壁把我们分割开了。好像就是相识已久的挚友一样,眼睁睁地看着彼此阴阳相异。只有我们,在墓碑的两侧。只有我们,在世界的两端。也许是因为整个墓园里只有我和他同龄,或许是照片上的男孩眉目明晰清爽英挺,好像随时都会从照片走出来,就像古代一眨眼便从绢画里飘然而出的美人。然而他确实是真真切切地死了,就如一串珍贵的珠宝永远沉入浩瀚的大洋。

在相邻的墓园里,这样的人间悲剧演绎得越发壮烈。一位父亲在儿子的墓碑上刻下了绛红的三个字:恨恨恨。第一恨因为他是眼看着孩子过马路而没有及时阻拦;第二恨是恨肇事司机不负责任的逃逸;第三恨是恨周围冷漠无情的围观群众竟无人伸手救援他当时还倒在血泊中挣扎的儿子。这个墓园里最小的墓碑主人只有两岁,小孩子乖巧灵动的面庞还在黑白照片上栩栩如生;一位 56岁老人的墓碑上只有成都耐火厂寥寥数字,似乎他的所有亲人都人间蒸发了……天色依然清明,纸钱盘内的隔夜露水安静地残留着,几柱飘散着袅袅青烟的香好像在寂寂的残水中睡着了一样。天地之美和人间之悲就此熔于一炉。

最后我们还去看了我尚在养老院的曾外祖。她比四年前离开我时身形更加矮小瘦削,精神依旧很好。我承诺来年春节一定回来看她,让她等着我。尽管我不知道世事会如何变化,一个等待能维持多久,一个年近百岁的生命能挨起几番风雪。虚长十九年,有些事我也渐渐明了,爱人憎人,盼人求人,生离死别,魂牵梦萦,所谓离骚,也道不尽这许多人间故事。

向黄叶,挥手送别。有太多悲酸,都随风枯竭。看着这些或生或逝的灵魂,我庆幸我还有资格爱,有时间恨,有余地做梦,有机遇实践。虽然也许现在的我依然平凡,不起眼,可至少我还活着,没有躺在墓地里追悔莫及。因此,即便未来苦难沿途荆棘满地,我依然一路微笑亲切,心如玄铁。

(作者系2014级国际关系与国际事务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