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浅谈当下IP产业现状及影响

来源: 作者:刘桧莹 编辑:赵筱雅 时间:2017-03-28 字号: 【大】 【中】 【小】

今天看新版的射雕英雄传,竟然感觉到一丝惊艳。在当下众多以大型IP(IntellectualProperty,意指知识产权)来改编,靠原IP和雷点来吸引眼球的电视剧里,一部“良心国产”竟然颇有水准。我不禁想来谈谈当下十分火热的IP产业,以及我的一些看法。

IP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时代的创新意义。它的出现催生了网络剧这一新的媒介产品。而参见近年较火的网络剧,如《盗墓笔记》《心理罪》《最好的我们》。它们的走红固然有存在一定粉丝根基的缘故,但其制作精良,尊重原著,选角出色也成为了它们脱颖而出的原因。而如《华胥引》《秦时明月》,这类小说原IP即使就拥有大批的忠实粉丝,却因为翻拍不成功而遭到冷遇。所以说,IP产业的盛行对于影视行业也是一大考验,需要影视界通过更优秀的改编和筛选来迎接挑战,吸引更多的受众目光。除此之外,网络剧的催生也体现了当下网络时代的发展,它作为一个创新性的媒介,不仅增加了传播渠道,也弥补的传统影视的不足,更促进了一些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影视门户,如爱奇艺和乐视。它弥补了单一频道播放的短板,促进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IP产业因其独有的商业化性质,导致原IP的价格遭到哄抬,而使小说IP的范围限制缩小,一些原并不具有翻拍价值的小说IP也被一些影视公司大量囤积,这不免造成IP产品泥沙俱下。原文学创作网站对作品的要求往往较高,使其产生好作品来吸引更多粉丝。但作为改编作品,在利益的驱使下,投资者和非专业人士将其粗糙改编并搬上荧幕,使得观众接收到的影视作品良莠不齐,这不仅会对观众的认知造成不良影响,也会拉低中国影视界的总体水平。另外,一味地追求具有一定粉丝根基的作品,也会打击编剧的创作积极性,造成编剧地位拉低,写手地位抬高的现象。同时造成原创小说和一心走IP之路的小说混杂,作品形式被固化,缺少新颖有趣的好作品的现象。而在影视公司方面,他们认为囤积小说IP就可以盈利,而忽视了对作品自身的把握。对小说IP的大量抢夺导致IP产业的一部分表现出粗制滥造,只追求票房和收视率。殊不知即使票房可观,而改编失败的作品也会遭到原著粉丝的诟病,从批判一个作品延伸到对整个中国影视作品的怀疑。长远来看,如果一些制作公司仍是急功近利扎堆包装,而不是尊重原创作品,将它发展到一个更好的境地,破坏的则不只是作品的质量,还会使原创作者在生存压力下的创作变得平庸化和模式化,让作品放任自流,以致伤害到整个文化产业的根基。

IP产业的发展利弊兼有,在小说IP改编方面,改编和再开发都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编而成的网络剧也应该融合网络元素,适当地添加或删减,来使作品更好地适应新形式的传播。对作品的再开发则一定要把握好原著的核心面貌,尊重原著的情感内核。而不是囤积IP,单纯地吸引观众。所以,改编团队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对原IP进行准确把握,精准投资。既要通过合理方式来拓展受众范围,又不能脱离粉丝对原著的期望。对于原创作者来说,如果希望自己的作品获得一个更好的平台,就不该因一时的利益需求而所托非人。作者应将版权交给一些专业性强的制作团队和影视公司,以免失败的翻拍作品单纯通过原著的粉丝基础来获利,而拉低IP的整体质量。

随着IP产业的兴起,文化产业应该加强管理和引导,筛选具有IP培育能力,专业性强的公司。另外,还要加大创新,不能一味寄希望于IP效应,需要对形式和内容不断打磨来延长IP的生命周期,文化市场的繁荣永远需要更多有诚意,有创意的好作品。

(作者系2016级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