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去哪?回家

来源: 作者:周闪闪 编辑:赵筱雅 时间:2017-03-28 字号: 【大】 【中】 【小】

小朋友,你去哪儿?

回家。

姑娘,你去哪儿?

回家。

大叔,你去哪儿?

回家。

列车上的男男女女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都朝着一个相同的方向驶进――那是家的方向。

提到回家,穿着新衣的小孩笑了,提着洋娃娃的妇人眼里噙满了泪水,背包的男人只是凝视着渐行渐近的远方。

村口的柳树秃了,老人的背如柳树枯条,下垂得越发厉害了,牵着幼小的孙儿在村口守望,守望归家的人儿。

对中国人来说,回家是一种信仰,纵使离家千里,回家的脚步依旧不会停。每年春节,车站里人来人往,人山人海,一端连着思念,另一端系着家人。只有置身其中,你才可以感受到回家这个字眼的份量,领悟人与人之间最深切的情义,因而感念生命,让你我牵挂着,也被记挂着,生活的意义尽在不言中。

为了回家,抢火车票的热度堪比春晚,摩托车大军不畏漫漫长路,晕车的乘客一路呕吐一路坚持,再怎么望“堵”生畏的人也敢在爆满的春运人潮里拥挤穿梭。回家的渴望为归家旅人点燃一盏明灯,于夜色下照亮回家的路,几多曲折,几多泥泞,也能满怀期待炊烟袅袅,笑语人家。

为什么要回家?我想那些离家的、打拼生活的、饱经沧桑的人儿最解归思。周旋于经济利益身心俱疲,抑或诸事不顺人生坎坷,皆可在归途寻一处避雨,倚着家人的温情看淡晴雨人间。

想家的人去哪?回家。

伤心的人去哪?回家。

孤独的人去哪?回家。

有爱的地方才是家,爱就像身体里的血液,天生就需要,就必要。爱一缕一缕,交织穿插,集结成家的模样。家是爱的源动力,也是爱的目的地。想家是本能,也是人性可爱的闪光点。

回家的列车装满思念和期待,时间一分一分地消失,路程一里一里地缩短,激动浮上眼眶,液化成幸福的泪水。多少心酸,多少委屈较之团聚,又值几何?

春运,汇集天南地北的思念,然后将思念装箱打包,送给等待的家人。以亿次计算的春运规模之大令人震撼,车站摩肩接踵的人群,路上绵延百里的车辆,如果不能亲眼所见,你无法想象中国人日夜积蓄的牵挂火山样爆发的盛况,也无法真切领会到千百年来流淌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家情。

列车所过,万家灯火,一盏一盏,皆是等待的人儿的眼,也是家的方向。

       (作者系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