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我们仨》读后感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黄立林 编辑:鲜文涛 时间:2017-03-22 字号: 【大】 【中】 【小】

1997和1998这两年可能是杨先生一生最残酷的两年,一生相濡以沫的伴侣钱钟书先生和唯一的女儿钱瑗去世,其晚年的心绪非常人所能体会。九十二岁的杨先生接过女儿的笔,或许是想完成女儿的心愿,或许是想寄托对两人的思念,文字自然是最好的工具,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我们仨》。

很难想象她是持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完成这部著作的,一般人在这样的遭遇下会着力用各种方式表达内心的复杂情绪和空虚,但这本书恰恰相反。书中并没有什么悲痛欲绝的语句,字里行间透着她对家人的思念,语言平淡朴素,充满着温馨甜蜜之气,让人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女人强大的内心和执着。

杨先生通过她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对家和爱的理解,对于这个话题,我想没有谁会比一位百岁老人更有发言权。都说人老了最容易多愁善感,其实这并非一种忧郁,而是一种深刻。当人老了的时候,就有足够的阅历和时间去思考人生。

杨先生在此书中对家有了一个新的定义:家,从来不会因为生命的缺失而改变。钟书和阿瑗走了,但爱还在,不过形式不同而已,看不到,摸不到,但是每当这些感觉减弱时,另一种感觉升华了,回忆成了新的形式。地面上的每一块砖都有他们的足迹,桌子上的每一个杯子都留有他们的指纹,空气中还透着他们的味道……人已逝,爱不灭,家永存。

作品以对梦境的描写开头,这是一个长达万里的梦,这或许也是一种排遣寂寞的方式吧。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能在梦中与家人相聚相欢又何尝不好呢!

杨绛与钱钟书相爱相伴一生,他们一生相敬如宾,这或许也是一种将幸福保鲜的方式吧。一代才子才女的结合堪称绝配,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态度,就好比两条平行线,永远没有交锋的一天。谁不想要这样一个温馨和睦的家,谁不想过得与世无争,可天意如此,造化弄人,命运的枷锁是谁也摆脱不了的。

现在杨先生用文字将他们仨曾经共同的岁月重温了一遍,好像他们还在自己身边,可当她从回忆中走出,现实的落差会像剑一样刺激着她的心,我想著书过程中她的泪是比墨多的。我像是他们生活的旁观者,见证着他们的幸福,却也感触着杨先生的思绪。她的心境或许可以用“梦魂以逐漫漫紫,身骨终拼寸寸灰。”来描述吧。

钱瑗是个乖巧孝顺的女儿,很少见到一个女儿能和父亲相处得如此融洽,他们更像友人,默契十足。她重病之时,还想着记录下自己平生与家人的美好时光,如此才不至于使母亲太过寞落,而她去世前不久还在写信教母亲做简单的饭菜,不想母亲随意应付一日三餐。这样的女儿现在应该是少了,这样的境遇下,很多人可能是感时伤逝,享受着生命最后的一份静谧,这就是时代与时代差别。

两个人的作品,却并未有风格上的差别,这也可以看出二人的默契。她们的文字都极具感染力,或许是身在同一家庭的缘故,也就达成了情感上的共识。她们二人对家的那种眷恋,着实让人动容。

所有的悲欢离合,在作者笔下都是一种自然,在读者眼里却是潸然泪下。作品结尾写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 ‘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没有成员的家只是一个客栈,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学会珍惜呵护现在拥有的一切。家是港湾,是归处,是我们一生的眷属,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作者系201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