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墨韵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沙湖墨韵 > 正文

那个想去西北种树的朋友

来源: 作者:魏紫奕 编辑:新闻网编辑 时间:2023-11-27 字号: 【大】 【中】 【小】

我有个朋友,大家叫她老吴。

高三的时候,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聊未来想去的城市和想干的职业。大家的答案大多是想去某个大城市,当个教师,或者当个公务员。老吴却突然来了一句,她想到西北荒漠去种树。

西北,茫茫黄沙。

这个没头没脑的答案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像是深夜里警钟一鸣,震动了我的心境。我问老吴为什么想要去种树。她回答说,人一辈子其实干不出什么成就,现在她也想不到未来的出路在哪里。那就去种树吧,树活着,就像人有了盼头。

老吴是个理科生,她没怎么学过地理。她不知道在西北种树有很多困难。她只知道,人活着得干点什么事,也许会被黄沙掩埋,也许到头来什么都没有,但总得干点什么。

听完了老吴的答案,我沉默了好久。高考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去哪里、干什么。我们的世界很重复也很简单,就是日复一日地刷题考试,生活中的一切就像是考卷的答案一样有着严格的标准规范。我们对于职业前景的想象也大多来自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我们仍然不知道我们真正想做什么。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大部分人都考得不甚理想。高考之后,现实总是有许多不留余地的意外。我们终于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成绩单上的数字带来的现实压力。我们各自忙着估分数、填志愿,大家有时间,再见面时已经是收到录取书之后了。

现实总是喜欢给人开一些阴差阳错的玩笑。为了以后好就业,以前想读哲学的同学去读了师范,想读师范的那个去学了计算机,还有的像我一样,读了一个高中时候听都没听过的专业。我问老吴,老吴说她去读了茶学。老吴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带着藏不住的失落。

茶学?一个想不到的冷门专业?去种茶?无数的问题在我的脑子里升起,我却迟迟问不出口。毕竟我们都一样。谁对自己的专业不是一片茫然呢?现在我已经度过了大一,仍然被迷茫和焦虑裹挟。细细碎碎的生活磨蚀我的斗志,我仿佛是被浪潮推着向前走。这好像真应了老吴原来的话:人一辈子似乎真干不出什么成就。

上一次我和几个朋友打视频聊天。谈话间,大家都有些许疲惫。唯独老吴神采奕奕。

她一会儿忙着侍弄桌上的菌子,一会儿想办法给缸里的金鱼补充氧气。手上总在鼓捣着什么东西,眼神里满是专注和幸福。她还说暑假想去真正的老茶馆观赏茶艺。其实她和大家一样,有专业课,要进实验室做实验,要备考期末,要写十几份实验报告,有时还要爬山采菌子。但这个曾经最迷茫的人,此时正兴致勃勃地畅想未来。

她向我们坦言,高考数学结束之后,她一个人在教学楼底下哭了很久,她感觉她的人生已经完了。在大学走进一个冷门的专业,她一度感到迷茫,高考仿佛是令她无法释怀的一次转折。但真正开始学习这个所谓的冷门专业时,她学着不再按照就业好不好的眼光看待它,然后发现这其实才是她真正想深入学习的专业。

老吴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想起了她种树的愿望。老吴说,人一辈子干不出什么成就。她就放低自己,安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老吴说她想去西北种树,树活着,人就有盼头。尽管现在也没去成,她却一直实践着当初的理念,成为自己的大树。其实老吴现在还是会对就业什么的感到茫然。老吴在暑假找了一个暑假工,每天领着极低的薪水,却总是加班。她有时间聊天的时候,就会在群里吐槽上班遇到的种种现象。她感叹大学生与真正的社会脱节太远,她有时也会抱怨不如意的生活。

她的空间里总是记录亲手种下的菌子,记录某一天灿烂的晚霞,记录爬山那天突然遇到的风景。她种下的菌子总是死掉,爬山也会遇到暴雨,期末周仍然会为备考焦头烂额。她也不在乎有多少人来看她的说说。

但她不急躁了,不急着拨开眼前的焦虑。因为最迷茫的日子已经过去。她最终还是没有去西北种树,却走在耕耘自己的路上。我有一个朋友,大家叫她老吴。她没去成西北,但成为了自己的大树。

(作者系2022级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