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中,总有一个竹篮,承载着四季的变幻,记录着我和她之间的故事,也装点着我童年的回忆。
春天的竹篮里,装满了鲜嫩的蔬菜。早饭过后,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湿润的土地上,外婆提着竹篮前往菜园,我赶紧大口大口地吃完鸡蛋羹,擦擦嘴角,拿起我的小竹篮屁颠颠儿地跟在外婆身后。
彼时外婆的菜园子里倒是大地春回,一片生机,我们的手指穿梭在嫩绿的菜叶间,我总是笨拙地扯断菜梗,外婆则耐心地教我如何轻柔地对待每一株生命。
“外婆,这些是什么菜呀?”我好奇地指着一丛丛嫩绿的植物,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外婆微笑着,她轻轻地拨开一片叶子,说道:“这个呀,是菜苔,你看,它的叶子多嫩,清炒着最好吃了。”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掐下菜苔的嫩芽,放入竹篮。外婆的手指粗糙却灵巧,她一边采摘,一边教我如何分辨哪些是最新鲜的。
“丫头,记得要挑那些颜色鲜亮的,这样的菜苔才最可口。”外婆说着,还不时地调整一下竹篮的位置,让里面的菜苔摆放得整整齐齐。
我点点头,专注地挑选着,看着小竹篮里渐渐被绿色填满,我忍不住笑出了声。春风拂过,带来了远处田野的清香,在一片清新的翠绿中,隐隐约约有嫩黄的花苞闪现,那是初春时节最美的色彩。
夏天的竹篮里,铺满了清香的茶叶。那段时间便是我最忙碌的时候了。外婆告诉我,如果能采到一篮子的茶叶,就给我五块钱。小时候在农村,能赚到五块钱便觉得是无比快乐的事情了。
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外婆便带着我走向那片绿意盎然的茶园。清晨的茶园,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露水气息,茶叶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着晶莹的露珠,仿佛一颗颗绿色的宝石。
我迫不及待地戴上草帽,提着竹篮,开始了我的采茶之旅。外婆教我如何辨别哪些茶叶是最嫩的,哪些是已经过老的。我小心翼翼地掐下每一片嫩芽,生怕弄坏了它们。不一会儿,我的手指就染上了茶叶的绿色,那是一种清新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
“外婆,我采了这么多,是不是快够一篮子了?”我兴奋地展示着我的成果,期待着外婆的夸奖。
外婆笑着接过我的竹篮,仔细地看了看,然后点头说:“不错,不错,你采的茶叶都很嫩,今天肯定能赚到你那份五块钱。”
听到这话,我采茶的动力更足了。虽然太阳越升越高,汗水沿着额头滴落,但我却乐此不疲。终于,在日落之前,我采满了整整一篮子的茶叶。外婆如约给了我五块钱,我紧紧握着那几张纸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秋天的竹篮里,堆满了金黄的玉米。每天的快乐时光便是和外婆比赛剥玉米。清晨,外公便去田地里采摘玉米,经过一中午的暴晒后,那些玉米棒子像是吸收了太阳的能量,显得更加饱满和诱人。
太阳渐渐偏西,阳光变得柔和,我和外婆坐在院子的桂花树下,面前摆着两个竹篮,一个装满了新鲜的玉米,另一个则等待着被玉米粒填满。外公刚刚把采摘回来的玉米放下,我便迫不及待地拉起外婆的手,笑着说:
“外婆,今天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剥的玉米又快又好。”
外婆笑着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俏皮的光芒。她熟练地拿起一个玉米棒子,手法娴熟地剥了起来。我也不甘示弱,模仿着外婆的动作,一手握住玉米,一手快速地剥下玉米皮。玉米皮在我们的手中一层层脱落,露出了金黄的玉米粒。
“外婆,你看我这个玉米粒多整齐!”我得意地展示着我的成果。
“嗯,不错,不错,比上次进步多了。”外婆夸奖道,她的手却没停,剥玉米的动作依旧熟练。
我们一边剥玉米,一边聊天,偶尔还会传来几声愉快的笑声。阳光透过树的缝隙,洒在我们的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玉米粒在竹篮里渐渐堆积,像是金色的宝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冬天的竹篮里,藏着诱人的烤红薯味儿。寒风呼啸的午后,屋子里暖意融融,炉火噼啪作响,映照着篮子里那些红薯诱人的红棕色。它们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表皮还带着泥土的芬芳,仿佛在诉说着大地母亲的故事。
她将红薯一个个洗净,小心翼翼地放入炉边的烤箱中。我则坐在小板凳上,眼睛紧紧地盯着烤箱,期待着红薯烤熟的那一刻。
烤箱里渐渐传出了诱人的香味,红薯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外婆笑着拍拍我的头,说:“别急,小馋猫,再等一会儿就能吃了。”
终于,红薯烤好了。外婆用厚厚的棉手套小心地取出它们,放在竹篮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感受着它传来的热量,轻轻撕开一点皮,热气腾腾,那股甜香味儿更加浓郁。我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甜而不腻,软糯可口,温暖从舌尖蔓延到心底。
四季轮回,竹篮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那些关于竹篮的记忆,如同一幅幅永不褪色的画面,永远镶嵌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每当微风拂过,竹篮轻轻摇曳,那些尘封的时光便在这一刻,缓缓苏醒……
(作者系2022级新闻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