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指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等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主要智能化工具所代表的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历史过程。信息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重大而深刻影响,也给我国主流道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回应信息化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增强我国主流道德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我国主流道德建设亟须直面的重大课题。信息化对主流道德建设的严峻挑战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信息化进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信息...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水与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中的水历史探索”国际研讨会现场。任维东供图【环球科技】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今天,世界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水问题和水危机。 根据联合国《2018年世界水发展报告》,目前世界有19亿人口生活在水安全无保障地区,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提高到30亿人口;在水质量方面,全球有18亿人口使用没有任何处理的饮用水,对于水相关疾病没有任何防范;全球所产生的污水有80%都...
5月29日,湖北大学知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共党史专家田子渝教授的著作《武汉五四运动史》再版发布。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江出版社、PG电子上分技巧APP下载书局在校联合主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武汉五四运动史》图书研讨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曾成贵、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良明、长江出版社社长赵冕、武汉市方志办公室编审处处长吴明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汉俊的外孙甘子久,湖北大...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吴贝贝(第一作者)在楚天学子刘想梅副教授(通讯作者)的指导下,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影响因子6.434,一区TOP)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The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MnO2/g-C3N4 Heterostructure for Rapid Sterilization under Visible Light(《增强光催化性能的MnO2/G-C3N4异质结构可实现可见光下快速杀菌》)。每年有数百万人因医疗器械...
为缅怀国学大师杨守敬先生,进一步总结和弘扬杨守敬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5月26日至27日,由湖北大学与宜都市政府等共同主办,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报编辑部参与协办的纪念杨守敬诞辰1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宜都市召开。出生于宜都市的杨守敬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是一位集舆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以及碑版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的大学者,对祖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中日文化交流也作出...
5月25日,由湖北大学、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湖北省森林康养研究会在校成立。研究会凝聚各界专家学者智慧力量,主要开展森林康养理论与实证研究、从业人员培训培养与学术交流、森林康养地方标准与发展规划研究、森林康养基地规划与康养方案研究等,助推湖北省森林康养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森林康养研究会第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由湖北大学主办,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中药生物技...
■70年来,伦理学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改变了以往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缺乏伦理学理论支撑的状况。■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新时代,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和优势,多出原创性重大成果,加快构建有影响力的中国特色伦理学,对我国伦理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学科意义上的伦理学研究,上世纪初才开始在我国出现。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
中国价值观是由两个词构成的术语,或者说它包括两个关键词,即“中国”和“价值观”。据冯天瑜先生的考论,“中国”的含义经历了曲折的流变:从古代的“城中”义到“天下中心”义,近代演进为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而其“文化中心”义则贯穿古今。中国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自古以来,在中国这片广袤、丰腴的大地上生活劳作的各族人民,近百年来统称为‘中华民族’。”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冯天瑜先生作了这样一个...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功能材料研究团队以湖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单位,在Wiley旗下的国际材料科学顶级期刊Small(影响因子9.598)发表研究论文Rapid and Superior Bacteria Killing of Carbon Quantum Dots/ZnO Decorated Injectable Folic Acid-Conjugated PDA Hydrogel through Dual-Light Triggered ROS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碳量子点/氧化锌修饰的可注射水凝胶的制备及光动光热协同快速高效杀菌的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回溯源远流长的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建构城市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并为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建构城市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议程,有利于我们进一...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