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校举办研究生人才培养研讨会 共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来源:研工部、研究生院 作者:通讯员刘冬雪 编辑:鲜文涛 时间:2025-04-29 字号: 【大】 【中】 【小】

4月25日,学校举办人才培养大讨论系列活动之研究生人才培养研讨会,聚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之路。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振,校外指导专家,研工部、研究生院负责人,各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工作负责人、学位点负责人、研究生秘书及导师代表等近200人参会。

李振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着全球科技革命重构知识生产范式、“双一流”建设催生质量竞争新态势、人工智能重塑人才培养逻辑等多重挑战。此次研讨会聚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生分类培养、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等问题,正是学校回应时代挑战,加强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举措。他强调,研究生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要坚持守正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要坚持质量为先,把好“入口关”“质量关”“出口关”,构建“全链条”研究生培养监督体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层次人才。

专家辅导报告中,《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周文辉教授详细剖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整体态势与质量保障工作的要求,明确各主体在保障培养质量中的职责。通过对多所高校的案例分析,他指出生源质量、课程教学、科研与实践、导师指导、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制机制等环节在保障培养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并强调优化培养氛围、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廖湘阳教授聚焦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培养链条构建及其融通创新,围绕两类学位分类培养的必要性、分类培养链条的六大要素及其区别、分类培养链条建构的关键抓手等展开深入剖析。他强调,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既要打造分类培养链条并细化落实,又要推进融通创新,积极探索完善学生在两种学位互通学习的“立交桥”,推动研究生培养的整合性,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构、管理过程的再造。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质量办公室主任刘欣分享了该校在人工智能与研究生教育教学融合方面的实践探索和育人成效,着重介绍了以教师、学生、AI、环境、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元育人”新模式,具体讲解了AI赋能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导师队伍、教学督导等方面的实践举措,为学校推进研究生教育信息化提供借鉴。

(审稿:王贤保)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