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we see hides another thing, we always want to see what is hidden by what we see.——Rene Magritte第一次遇见马格里特,是在一年前看到的一幅画,那幅画叫做《这不是一个烟斗》。那时候我正处于高考前夕,只是隐隐约约有一种“所见非时,所听非真”的叛逆与颠覆感。我那时唯一能联系到的,是浸在高考的高压之下,每天被习题、讲演像水草一样湿黏黏地缠绕着而挣脱不得。我待在四四方方的水泥房间里,教室里是沉...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曾子其人,是开儒学内在化之端的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更注重对于心性的把握、修身的伦理儒学。《大学》文本中处处渗透着笃实健进的修身风格,更蕴藏着对于心性的思考。《大学》相传著于战国前期,正是诸侯混战,礼崩乐坏之际。以往周朝建立起来的伦理秩序受到前所未...
以前和朋友一起逛街,谈及“坚持”这两个字,朋友总会说:“坚持真的好难啊。”很多人都觉得,即使怀揣着最大的热情去迎接新的事物,也会被漫长的时光搅得稀烂;即使最美的爱情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归于平淡;即使最真挚的友情,也会因为长期的分离逐渐变得陌生。时间就像一首让人沉醉的歌,陷入其中的人就会慢慢地磨平棱角,坚持也变得如此艰难。但是,我却遇到这样一个人。他没上过高中,初中便辍学,挎着背包只身跑去了广...
朋友是个很温馨的词。朋友,一生不需要很多。一起笑过,一起流泪过,他懂你的心,你知他的意,这便是朋友。但是啊,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与挚友道别之时,我们依依不舍。但又有人说,相聚是为了不孤单,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遇。为了送别友人,古人的送别之礼,可谓“足以表达深厚情谊”。说到友情,交友最多的诗人莫过于李白,经历过送别最多的诗人也非李白莫属。有人曾统计过:“计有160首可作离别诗来考察。”...
坐在书桌前,看书看得有些饿了,我随手从旁边的零食袋中拿了一袋糯米锅巴,“咯嘣”咬下去的那一瞬,小时候在外婆家吃糯米锅巴的情境立即在我脑海涌现,就如同卡顿的电影突然恢复了播放一样。相似却并不同的香味将我的思绪一下拉回到小时候,回到了我的家乡,我的外公外婆家。沿着一条窄窄的小巷向里走,两旁都是由红砖乌瓦堆砌而成的老房子,路的转角一扇有些斑驳的铁门映入眼帘,门上挂着大大的倒着写的“福”字。它在一排高...
我首先讲讲我与张先生的今世缘。我不是张先生的入室弟子,没有机会始终伴随张先生左右,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初识张先生到张先生今年去世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见张先生面虽然不是很多,但我感到今生今世我与张先生有着一份很深的缘分。现在想起来,我与张先生的缘分是与两位杨老师及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联系在一起的。(上图为1998年5月张世英先生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赴武汉大学参加作者博士论文答辩时的情景)北京师范大学哲...
男孩跟我说:“我们都是星空的孩子。”冬天的夜晚总是风的舞台,在山间嬉闹,在城市喧嚣,也在空中舞蹈。我见着男孩,他在崖边坐着,两条小腿悬在半空中摇晃着。我看他一手撑在地上,零乱了一地的碎花。风来了,吹开了掩在面前的长发。我看他仰头望着天,向我指了指看不见一颗星的夜空,云在头顶聚集,离他太近,或者说已经压了下来。他说:“回家吧,我们都是星空的孩子。”记忆里的家乡,绕不开的一条铁轨。小时候,那是高桥...
你手握时间的魔法十九岁我重新认识起这个世界曾经我以微小推论整片大海听风过耳也尝试追溯一切的初端还想要还原美丽定义一朵玫瑰直到第一次体会失重我才知道规律也会失效是该下一场大雨了将夏日的烦躁清洗一番伴着大雨砸落人间入眠夏天像直爽的十八岁少女晚霞是她看向爱人时的脸颊晴或雨都痛痛快快地来去家乡的夜晚格外安静想起小时候夜晚漫天星河雨后被打落的合欢花铺成一条粉色的小路数不清的花须是女孩的纱裙或许是我的回忆...
十月,我准备去天津。一个人。然而,并不像大多数人那样洒脱,说走就走。这次旅行,我内心挣扎了一个多月。十九年来,我从未独自出过远门,有些怵。凌晨两点,还未入睡,我问自己,想去吗?真的很想很想。那,为什么还在犹豫呢?屋内钟声滴答,窗外树枝被风呼哧呼哧地吹着,我清醒地聆听着,在等待,等待会来的些什么。便是微寒的夜,身上搭着一层薄薄的小毛毯。脑子不断浮现与他在天津相遇的画面,要是去了要让他来接吗?还是...
时光荏苒。2021年是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这是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的80年,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80年,也是民盟与中国共产党披肝沥胆、携手前行的80年。2003年10月,我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最早听说民盟还是少年时代。我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十分善良、刻苦、敬业的知识分子。“文革”期间,父母经历了磨难,但平反后他们毫无怨言,对工作仍是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致。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影响和教育。在...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