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我准备去天津。一个人。然而,并不像大多数人那样洒脱,说走就走。这次旅行,我内心挣扎了一个多月。十九年来,我从未独自出过远门,有些怵。凌晨两点,还未入睡,我问自己,想去吗?真的很想很想。那,为什么还在犹豫呢?屋内钟声滴答,窗外树枝被风呼哧呼哧地吹着,我清醒地聆听着,在等待,等待会来的些什么。便是微寒的夜,身上搭着一层薄薄的小毛毯。脑子不断浮现与他在天津相遇的画面,要是去了要让他来接吗?还是...
时光荏苒。2021年是中国民主同盟成立80周年。这是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的80年,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80年,也是民盟与中国共产党披肝沥胆、携手前行的80年。2003年10月,我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最早听说民盟还是少年时代。我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十分善良、刻苦、敬业的知识分子。“文革”期间,父母经历了磨难,但平反后他们毫无怨言,对工作仍是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致。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影响和教育。在...
年这艘巨轮,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后停靠在腊月的港湾。腊月以爆竹声、年夜饭、春晚和压岁钱来迎接年,而年味是从细小之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对我来讲,年味是屋子中央的火炉冒出来的热气,是院子大门口贴的大红色的对联和墙上挂的五颜六色的小彩灯,是柴火放进灶里燃烧发出的滋滋声,是奶奶在旁边唠叨的声音……“那我的星星今年还回来吗?回来的话奶奶给你蒸包子,炖肉吃!”奶奶在我刚放假的时候打电话说,听到奶奶声音的...
“咚咚咚”又是熟悉的富有节奏的敲打声,每当过年,就又是被年货包围的日子。在腊月二十六,小镇子上已经算是年味满满,家家户户都在忙碌,我们家也不例外。父亲在忙着剁饺子馅,母亲则在一旁和伯母一起“煮油花”。虽说是“煮”,其实就是油炸,方言称作为“煮”,一旦开始制作炸货,便意味着“年”真的快要来了。只见妈妈熟练地将面皮折成风车、花朵和一系列我叫不出名字的好看的花样,然后迅速丢入锅中,小火慢炸,等到一个...
从凌冽寒冬的尾巴到万物初发时节,这段时间在中国是红色的。中国人似乎对红色情有独钟,无论是古人认为阴阳相克能够辟邪还是红色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明亮色彩之一,种种说法,不一而同。总之,在这个吉祥喜庆的春节,红色总是能够处处瞧见的。你头向上,看得见红色的灯笼与红色的中国结;你目光平视,红色的春联与人们身上穿着的红色新衣便映入眼前。若是有心,眼睛再毒一点或者嗅觉再灵敏一点,那大人小孩回家相聚时泛笑的眼...
流动的时代里,人也被赋予了流动的轻盈属性,口音、视野、观念都在不停地流转……然而万变之中也有不变,那是每个人心中对于家乡的记忆。说到“家乡”,你会想到哪里?是写在户口本上祖籍那一栏里的一个地名?还是逢年过节都要踏上的那片土地?又或许,就是自己从小到大生活在其中的城市。消失的土灶台我的小舅公是一名渔夫,憨厚朴实,一辈子没有读过书,住在江南临海的一个小渔村。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去他那里小聚。村里有古朴...
大概在四月份的时候,温岚的《夏天的风》突然又火了起来,当时随大流听了听,只觉得旋律平平,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就暂时遗忘了这首歌。前阵子,有天傍晚吃完饭后就着晚霞散步,习惯性点开日推,耳机里再次响起了这首歌的旋律,是时远山的太阳只留了个半头,慵慵懒懒地匍匐在那儿,傍晚没有风,却褪去了烈日当头的燥热,云也变得温柔。在那个夏天的黄昏,我突然就懂了这首歌。我记忆里有很多个夏天,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
原谅我用这样的英文作了标题,因为实在是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去形容内心的感受。昨晚在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时,这样的一句话让我久久难以平静———“The mind,sharp but not broad,sticks at every point but does not move.”郑振铎先生把它翻译成这样的语句———“心是尖锐的,不是宽博的,它执着在每一点上,却并不活动。”内心备受感动,便选择“The Mind”作为我想告诉你们的《岛上书店》的故事的开端。A.J.费克里是...
我读的《水浒传》是中华书局版本,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相互补充阅读。《水浒传》的版本有很多,主流的是一百回的容与堂刻本,我读的正是一百回的《水浒传》。《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绝对名副其实的。可以说《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典范之作,也正如中华书局版本前言中所说:“《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不同,不是通俗化的历史教科书,而是一部集合了无数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感情和才...
一座城市最鲜活的,便是这里来来往往的人,人群聚集的地方是城市生命力的象征。这样的地方往往不会是冬暖夏凉、舒适美观的高楼大厦,而是那些看起来脏兮兮、颇为吵闹的集市。我对于城市的记忆,有早晨充满活力的公园,有货物摆放整齐的超市,有环境优雅舒适的咖啡厅,有书声琅琅的学校,有很多人慕名前来的景区,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街头巷尾的地摊。这里看起来总是不那么干净、不那么整齐,但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围绕在摊边,...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鄂ICP备05003305图标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